博納︰
由於法老已看出她往後靈魂艱辛的旅程,處處在暗示她不要急於入門,頭兩次看時,還未能感受到法老深厚的愛,但這次再看時,法老那無條件的愛,細膩的關懷,令我為之心酸。
蒂娜︰
較高次元的存在們,無論是耶穌基督、諸佛菩薩、默基瑟德天使聖團的上師們,都是這樣地深愛著我們,陪伴著我們走過地球生命的體驗。
博納︰
讀完法老所解釋有關神之子與人之子的演進,就像是整個人類精神文明進展的演化。這讓我想到「光的課程」,也提到過亞特蘭提斯時期,就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濫用精神力量進而導致高度文明的毀滅,這些故事好像都在教導我們如何善用靈性的力量,對嗎? 還是說其實黑暗與光明的交替是宇宙運行不變的法則?
蒂娜︰
我想黑暗與光明交替是宇宙運行的一部份,同時,這也使靈魂得以從中進展到能夠識別並選擇黑暗或光明。
博納︰
法老說:「超越時間的意思是,我們意識的焦點能夠隨時在過去與未來之中轉換。」也就是說,我們能夠讓過去、現在與未來同時存在:「超越空間的意思是,我們的意識可以不受阻礙地到任何我們想要去的地方,沒有被限制在這裏或在那裏的區別。」
這是否跟以前談到的宇宙次元的概念是ㄧ樣的?我們的意識就像「光的課程」所說的,是多次元的自我,是這些多次元的意識自我讓我們穿梭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中嗎?
蒂娜︰
是的,但與多次元的自我融合,需要一個整合的過程,當我們的較低體系的意識自我中,有太多黑暗的、負面的情緒與思想意識時,我們無法與光明清淨的較高體系融合。
博納︰
因此上師們給我們光的課程這樣的一個方法與途徑。法老說:「你內在的靈性開始覺醒,因此你渴望那神聖的自由。」這讓我明白,為什麼習修到行星級次會自然而然的對宇宙的多次元感到神奇奧妙,自然而然地去尋找那些高度文明是如何進展的軌跡。 原來是因為我們的靈性覺醒了,開始不甘於只存在這個肉身之中,而這種想要向外擴張的意識其實是來自對神聖自由的渴望。
蒂娜︰
不錯,對靈性意識尚未覺醒的人,這是一種他們無法理解的渴望。我們要瞭解,這裏的神聖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一種自在。我相信「光的課程」可以讓人們的生命,無論是物質層面的生活上,或心靈層面上,都能獲得獨立與自由。唯有成為獨立而自由的人,方能無條件地愛別人,幫助別人。但這要看走在這途徑上的人是否有這樣的目標與意願。
博納︰
法老說:「在我們完成一天的工作之後,我們把意識轉化到較高次元,以便從永恆、神聖的本源汲取新的生命能量。」這就像我們每天晚上在光中靜坐一樣,在那時刻,我們與永恆神聖本源連接,並汲取新的生命能量。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如果我晚上睡覺前靜心,並有意識地在光中進入睡眠,第二天早上起來,精神狀態要比在前一晚上看一些亂七八糟的電視或書籍要好許多了。
蒂娜︰
我想這是因為你帶著什麼樣的思想與情緒睡覺,你便陷入在那一層面的能量中。還有什麼比光的次元的神聖意識的能量更能充實我們呢?
博納︰
法老對她說:「你就是你,你的性格決定你的未來及命運。」那種能讓自己的小孩做自己,即使知道那樣的性格只會引導他走向沉淪,卻還能放手讓他走下去,並相信在永恆的合一中他們永遠在ㄧ起。 這是另ㄧ種境界的無條件的愛。真的不是我們這些凡人做得到的。
蒂娜︰
因為他知道,一個人的性格將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以及他們的未來,沒有人能干預。然而,來自本源的力量,將永遠伴隨著每一個人,幫助人們走過最艱難的時刻。同時,從她的旅程中,你會明白,一切都只是一場又一場的夢,所有的人都會從夢中醒來。美夢醒來之後,是一場空,如果是惡夢,醒來後會發現自己是安然無恙的。
博納︰
看到大祭司與法老對這種「我執」的回應,讓我理解到,一個擁有極高智慧的人,不是讓他運用這些洞見與力量去改變世間的事情,而是對宇宙本源的運行法則全然的接受。這樣的智慧真的深深打動了我。
蒂娜︰
所以,要做到不批判,必需先具備這樣的智慧,否則很難做到不批判。所以我們要透過光來開啟內在的智慧。
博納︰
法老說:「基於遺傳的法則,即使在人類發展史中最黑暗的時期,也有神之子降生地球,引導人們走出黑暗與苦難的時候。他們教導入門者科學、藝術,以及無形的藝術─精神與靈性。」難怪你一再強調,心靈的成長是一種藝術,而不是僵硬的樣板。
蒂娜︰
但至高的真理與智慧是永恆不變的,只是如何表達靈性的真理與智慧是一種藝術。
博納︰
「光的課程」有這麼多級次,想必也是要我們如普塔霍特普所說的:「經過耐心的,長時期的訓練,使我們對身體有全面的覺知,並掌握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與器官。使身體成為最佳的載體。」然後,跟他們一樣,也是要我們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但不同的是,我們要做的是清理與轉化,而不是壓抑與控制。
蒂娜︰
在清理與轉化之前,還是一樣地要像滿圖塔所要求的,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必須保持在當下的時刻中,都要能選擇自己的情緒,保持沈著,即時應對,要做到這點,還是要能先覺知並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是因為我們有了清理與轉化的工具與方法,熟練之後,覺知與控制自己情緒所需的時間會逐漸縮短,到最後是瞬息間就能轉化,所以看起來好像沒有覺知與控制這一步,事實上是有的,這是共同的基礎,只是我們直接以清理與轉化來取代壓抑。
博納︰
我的另一個感覺是,走在「光的課程」中,雖然我沒有經歷那種在廟宇中修行的嚴格訓練,但習修到行星的較高級次以後,我自然而然地,比較不受外在現象所影響了。我想這便是長時期地在光中練習覺知與轉化的結果。
蒂娜︰
沒錯,我想這是在光所帶給我們的潛移默化的結果。普塔霍特普說:「有時同一件事,會使某些人爆笑或生氣,另一些人卻無動於衷。這使我們發現,任何意識狀態都是由自己的內在產生的。因此,地球上所發生的一切,是我們自己投射在時間與空間的短暫之夢,我們只需要從中汲取經驗即可。」這一至理銘言,使我對自己以及別人的人生,得以有更多的接納與包容,從而獲得內心的寧靜。
博納︰
然而,他也說:「要具備這種能力,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我們必須隨時警覺自己的思想、意識,分析自己的思想感受,以便瞭解內在自我在什麼層面上。這些不是一兩天的學習便可以做到的。」這使我很感謝Toni在過去三十年的歲月中,為我們傳遞這一套可以在入世的日常生活中長期修持的課程。
蒂娜︰
再長的課程也有告一段落的時候。然而,只要我們未能與真實自我融合,表示我們還沒有畢業。
博納︰
那怎麼辦?
蒂娜︰
你可以尋找其他的法門,有了「光的課程」的基礎,你可以觸類旁通,因此你的學習會很快。但我發現,在「光的課程」這一途徑上,同樣的級次,同樣的教材,每一次重新走過,都會讓我對自己有更多的瞭解,對真理也有更深的領會,我可以感到自己的身體也隨之有更大的轉變。因此,我想重新複習也是一個辦法吧。
博納︰
是的,每次我因帶課而跟著學生一起重新去習修它時,我會發現許多原本沒有看到或理解的地方。現在曉得為什麼有些修行人會終其一生,專修一部經典,一念再念了。
蒂娜︰
它當然有其中的道理。但是要小心,不要變成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喔!在我們這階段,最重要的是,要像她那樣,把目標放在「學習保持沈默」,「成為真實自我」的兩個課題上。
博納︰
對於瞬間轉換情緒的練習,我知道許多治療團體會運用這方式來幫助內在情緒的釋放。但是我發覺這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就我個人的經驗是,結束之後,雖然某些層面是放鬆了,但整個人都癱瘓了。
蒂娜︰
這也正是為何瞬間轉換情緒的練習需要有人帶領,做正確的指導。「光的課程」沒有這種刻意的練習,整個課程是順著我們生命旅程的經歷,引導我們透過清理與淨化,以正確的思想理念去走過某些低谷。
博納︰
是的,在「光的課程」的途徑上,我們的學習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不過,這途徑不像傳統的途徑,既沒有駐世的大師讓我們瞻仰,也沒有嚴格的規矩讓我們遵守,而是要我們獨自去達到不被外在環境與內在情緒所困擾,就覺得缺少了點什麼。
蒂娜︰
我們確實是沒有駐世的大師,但我們有許多像你這樣的傳教士,或者說善知識,提供我們一些知識與經驗。每個人更有內在的導師與天使聖團的上師們的支持,這巨大的團隊,二十四小時等著我們呼喚,他們隨時以較高的能量為我們洗禮,以至高的真理與智慧引導著我們啊。
博納︰
「光的課程」跟普塔霍特普都一樣地教導我們說,我們要能覺知自己有什麼樣的思想感受,然後從中淨化與調整。但是,也有教導說不要去關注那些情緒感受,因為那只是小我的妄作,到底那一個才是對的呢?
蒂娜︰
兩者並不矛盾,我們得先瞭解自己的心意識,隨時審視自己對事情的情緒反應與起心動念,如果發現那是較低自我的妄作,就笑一笑把它放下,不賦予它能量或與它共振。但是,如果發現小我已占上風,你快要被它所淹沒時,便要運用光的能量、祈禱、肯定語等工具來扭轉乾坤了。
博納︰
依瑪對她說:「經由專注,我們把對外的投射收回來,思想者就變成所思之事物本身。」我曾在紅寶石之光時,專注在「治癒」這兩個字上面,但不去主導治癒要怎麼發生,慢慢地,周圍的事物都消失了,就只有「治癒」。
蒂娜︰
這是隨著專注而產生的一種狀態,在「光的課程」中,「治癒」是紅寶石之光的元素,因此你就進入它的元素中,成為這元素本身。
博納︰
上師們不斷地告訴我們,要成為光,我想就是要進入每個光的元素中,並與它合一吧。然而,我們要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呢?
蒂娜︰
這是開悟明心見性的境界,只能由每個人自己去體驗,無法用語言來解說。
博納︰
這一篇第一次看時覺得很深奧,看得我頭昏腦漲,但我知道它很清楚地詮釋了上帝、佛的境界、老子的道,因此我一讀再讀,經過一段時間又回頭反覆讀它,終於看出普塔霍特普言中之端倪。
蒂娜︰
是的,這篇的道理只能每個人依自己所能理解的程度,慢慢去體會,我們建議讀者,如果覺得枯燥,就放下它,並不會影響她的靈魂旅程所帶給我們的震撼與領悟。
博納︰
經歷心靈成長之路的女性就能夠明白「你無法在一個男人的身體或血液中找到另一半,你只能在你的真實自我中與它融合……。」本文中對於與內在自我合一的過程真是講很清楚。
蒂娜︰
但是,這種頭腦的理解並不能取代經驗,再往下看,你就會理解為什麼我們對所有人的所有經驗,都不能批判,因為每個人都有許多除了頭腦的理解之外,還需要確實地去體驗的經歷。
博納︰
「你吃下什麼樣的果子,你就成為什麼。也就說,你汲取什麼樣的思想意識,你就成為什麼樣的存在體。因為你是由你所吸收的事物組合而成的。」有如洪亮的鐘聲,提醒我如果不能轉化負面的人事物,就要避開。
蒂娜︰
是的,對那些老是以負面的眼光來看別人的人,我如果不能勸他們從較高的愛來理解別人,就得遠離他們。也因此我很少看電影或電視,除非它們在表達一種較高的意境。
博納︰
普塔霍特普對性本能的解釋,使我對人類性本能的本質,有著比較清楚的瞭解。如果說人類性本能來自大自然的勢能,當我們無力抵擋這股勢能,便會成為性的欲望,達到大自然繁衍的目的。但如果我們瞭解它,是否就能運用這股勢能,來達到內在的合一呢?
蒂娜︰
當你習修光的課程,從第二級次開始,便進入海底輪赤紅色之光的運作。赤紅色之光的能量,會以極為細密的元素,轉化我們因受到生物性較低頻率的影響,所產生的對性本能的扭曲,並運用這股勢能成為一個表達至高形式的存在。然而,愛瑟瑞爾在他的訊息中也告訴我們:「要突破由過去經驗所產生的因果行為模式,達到內在外在都進入和諧的境界,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因此,光的能量的運作,可以幫助我們達到合一,但前題是要有恒心、耐心、信心與毅力讓自己達到平衡與和諧。
博納︰
在頭腦的層面,我可以理解普塔霍特普所詮釋的與真實自我合一的內涵。但他所說的「直到你全面喚醒你的潛在意識,直到你的意識能體驗那看不見的,無形的另一半的自我,從而在你的意識中達到神聖的結合。」令我困惑,我們怎麼辨識那些是來自潛意識的無形的另一半自我呢?
蒂娜︰
這種認知是一種如人飲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言語道斷的境界。當一個人成就了自性的圓滿,達到明心見性的時候,便自然能了悟。這是自古以來許多人放下一切,不惜一切在追求的開悟的境界。
博納︰
普塔霍特普說:「有形世界必須兼具善與惡的兩面。如果不是這樣,就無法被辨識,也無法存在。」這種說法讓人感到沮喪,但又無法否認它是個事實。
蒂娜︰
在有形世界,善惡兩面兼而有之是一個事實,但不要忘了,對真實自我或靈魂自我來說,有形世界是一個夢的世界,它本身就不真實。所以作者在經歷了三千年的夢幻旅程後,門徒問她說:『母親,請告訴我,妳是如何達到這樣的進展?妳生來就如此嗎?』她只回答說:『「我」何曾真正出生過呢?靈魂是完美的,沒有進展這一說。只是受造的個體自我,必須發展到可以呈現完美較高自我的頻率。每個人都必須走過這樣的過程,我也不例外。』
博納︰
那我就不應沮喪,而是要以喜悅來看待自己靈魂旅程中的每一事物了。
博納︰
普塔霍特普說:「在地球進入黑暗時代的期間,展現神聖法則的神之子,將逐漸離開地球,退到未顯像的靈性世界中。然而,他們將持續幫助人類意識進展的工作。」這解釋了為什麼說,當我們進入光的網路與他們共同運作時,天使聖團的上師們確實是透過光的網路協助我們。
蒂娜︰
是的,普塔霍特普還說:「屆時他們將成為人類的潛在意識,經由已成熟,渴望回歸的靈魂來顯現。」這使我瞭解為何上師們總是說:「我們與你們同在」,「我們在你們的內在中」,「我們經由你們的意識而說話」。
博納︰
他還說:「就像其他星球那樣,地球也是在較高靈性力量的引導中。這力量經由神之子以適合每一時代的人類的方式展現出來。它將經由一群進展已等同神之子的入門者來實現。」我們如何辨識誰是神之子的入門者呢?
蒂娜︰
我相信這些人置身在各個行業中,雖然他們不一定就是完美的,他們可能還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你可以從他們的言行舉止中感受他們的靈性已進展到較高的層面。
博納︰
那「十二個相互對應的特質」的學問可大了,我知道它們確實是我們所有人的生命課題。但是,它是那麼地微細,使我常常要面臨許多疑惑,譬如普塔霍特普前一句才說:「當你要幫助別人時,你必須從靈性進展的角度來考量,而不是從世俗或物質的角度來考量。」後一句卻又說:「當你能以世間的方式幫助別人時,不能因冷漠而拒絕。」所以我們面對一個乞丐時,到底要如何反應?
蒂娜︰
這也是我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普塔霍特普說:「超然的愛,是所有特質中最難的一個,因為你必須放下你個人的感覺,讓他們走在自己的軌道上。」在放下個人的感覺與不漠然以待之間,就得從無數的經驗中,不斷地去學習,至今我仍然無法拿捏自如,也尚未能適當掌握呢。
博納︰
第八條,謹慎vs勇氣,普塔霍特普說:「只要你活在地球上,你便需要面對你的財務,你不能沒有資源,更不能輕視它;但你不能因此而自私自利,貪婪無厭。」這也是很大的考驗,因為我們一不小心,就很容易以:「必須具備開創完成地球使命所需的物質與財富」,或以「實現某種理想」為冠冕堂皇的理由,陷入貪婪無厭。
蒂娜︰
我想完善這十二個課題是我們一再投生地球的主要原因,其中拿捏的尺度在於個人的經驗與領悟,我們無法一點一滴地用語言去界定它。但我相信,我們越是能開啟我們的內在之光與智慧,我們便越能快速地完善這些課題。最終我們還是得回到覺知自己內在的起心動念,而不在事情外在的表面現象。這種學習與完善,只有每個人自己去領悟,去實現。因此,我覺得最根本的幫助別人的方式就是向內在的自性之光覺醒。
博納︰
是的,當我第一次看完十二個互相對應的特質時,很自然的想要以自己的思維去辨識當中的差異。但是讀完大祭司的教導之後,才深深的明白如何從較高的視野來看待這一切。這些教導完全指出物質世界運行的最高準則。明白之後,剩下的就是不斷的練習,別無他法!
蒂娜︰
對這十二個相互對應的法則,我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以心去領悟它的含義,在生活的實踐中體驗與學習,不能用腦意識在文字上做思考。
博納︰
這十二個相互對應的法則,確實可以幫助我們以至高的觀點來識別世間的事。 我發現當我專注其中,我的心進入那些特質的時,我突然看到裡面包含了男性的特質與女性的特質。再繼續進入這些特質時,我明白了當中所蘊含的陰陽兩極。這就是所謂的陰陽相生相應的法則啊!以前我以為相互對應的特質可能是表示相反的特質,所以陷入了二元對立的兩難中。但是,當我理解陰陽對應的道理時,才發覺這之中沒有對立,只有平衡,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中道. 難怪這會是入門的測試,真的有他的道理。
蒂娜︰
哇!你能有這樣的領悟,令我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