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富有的人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然而對這人人都知曉的簡易道理,很多人卻無法把它帶入生活中,把它實現在生活裡。
在這世界,金錢是一種力量,因而我們認為這種力量會帶給我們自由、快樂與保障,我們所有的慾望便能得到充分的滿足。然而事實上這種信念,往往帶給我們更多的失望與幻滅。
傳統的看法把堆積財富祖為貪婪,無論你賺錢的目標是為了自由或為了慈善,傳統的教導告訴我們:「一技在身,勝於萬貫家財。」
聖經裡聖保羅說:「金錢是萬惡之首。」聖保羅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對金錢不擇手段的貪求,是罪惡的根源。」
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對金錢無止盡的追求與幻想,而不在於金錢本身。
金錢是一種能量 Money As Energy
什麼是金錢?金錢本身不帶任何意義,完全在於我們看它的角度和如何應用它。
對經濟學家來說,它是資產,是勞力的代價,是資產價值的表達。
對某些人來說,它是金銀財寶的代價,是社會地位的代表。
無論我們怎麼看它,它永遠無法有個明確的定義。
從精神面來看,它是一種「能」(Energy)。它在我們之間流通,但它不是一個物體。,而是一種交易,一種傳達。
以這種觀點來看金錢時,我們對它的態度便會有所改變。因為我們瞭解到「能」是無法佔有的,我們只能把它作適當的處理。
「能」只有在發揮它的作用時,才有它的價值,並且除非我們讓它流通,我們無法用它。
有了這層領悟,我們才能從對金錢的貪婪與執著中解脫。
往往我們對金錢的觀念與態度,正是精神境界的反映。一個守財奴與一個揮金如土的人,不只對金錢有不同的觀念,對人生、對事物也有不同的觀念。
儘管金錢所帶來的幻滅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我們能妥善處理,它也能成為精神意識成長的良師與益友。
在大學念書的時候,我自認是清高的詩人與哲學家,我甚至不屑與經濟系或管理系的學生坐在一起,我認為他們是一群愚蠢的物質主義者。
然而當我步入社會以後,我很吃驚地發現一個成功的事業家,往往也是一個意識思想很高的人。更甚的是我發現一些對哲學、對藝術有興趣的人,反而很多是物質至上主義者,我因此瞭解到問題的癥結不在於一個人是否賺錢,而在於他賺錢與用錢的方式。
麥克.菲立浦,美國商業銀行信用卡的創辦人,在他三十一歲那年,接受了朋友的建議,上了一艘遊艇,去度他生平第一次的假期。
「上了船以後,我發現在無事可做的情況下,我幾乎要瘋狂了。」他回憶道,「我只有兩個選擇──讓自己崩潰或在甲板上看海。」
就在那看海的幾天裡,他領悟到:「我以為金錢會帶給我自由,然而我卻為了賺錢而沒有一點自由。我以為一個有錢的人會贏得愛與尊敬,但回想一些我真正敬愛的人,我發現我愛的是他們做事的能力與彈性,他們的智慧與仁慈,他們是否有錢並不影響我對他們的敬與愛,我要我的家人朋友有所保障,但我發現我把時間全部投入在工作上,我幾乎從未與我的家人有真正的相處。」
培養豐足的意識 Practice Abundance Consciousness
如果金錢是一種「能」(Energy),那麼持有適當的意識將是決定財富創造的重要因素。
意識與思想是一種氣與力,它的力量可以促使我們實現內心的意願。
「繁榮的意識」(Prosperity Consciousness)是對金錢也是對生活應有的基本思想。它是體認生命的豐足而不是匱乏。
對生命有豐足感的人並不表示他們擁有寶藏,而是富足的意識為他們帶來喜樂與和平。因而使他們能免於貧窮困苦的恐懼,富足繁榮的意識也為他們帶來感恩與自信,因而使他們有創造豐富人生的力量。
上天給予我們足夠的生存必需品,宇宙自然的本意是要我們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都能富足,很多人不能體認這一點,因為他們對上天賦予我們的真正財富,不能有明確的認識。
上天不會把印好的鈔票交到我們手裡,也不會憑空而造一幢房子給我們,祂只是奉獻祂的本質,在祂的奉獻裡,我們創造了萬千的物質來豐富我們。
心存感激 Be Grateful
經由純理性的努力,你也許能賺到許多錢,但意識裡如果你不感到豐足,你將無法擁有真正的富足。
奠定豐足意識的要件之一是感謝我們所擁有的,而不是抱怨我們所沒有的。感恩使我們得以在不能稱心如意的時刻,也能感到機會的存在與創造的力量。
每當我寫支票付款時,常情不自禁地寫上「祝福」兩個字,因為我感謝我所買到的東西和我所得到的服務。我感謝這些事物的每一個過程中所包含的愛。這種感恩之情,常使我更清新愉快。
獲得時感到豐足之恩,付出時也能感到豐足之恩,才是真正具備了豐足的意識。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件,因為思想具有力量,由信心產生了力量便能付諸行動,由信心產生了智慧便能使事情成功。
觀想理想的實現(Visualization)和肯定它會實現(Affirmation),是幫助自己增長信心的重要方式。
想像理想己實現會轉化一些負面的幻象,重組你的潛在意識,你必須先確定目標,有個清晰的藍圖,想像它已具體實現,這樣可以幫助你把焦點專注在一個目標的成功上。
肯定它會成功,使你打從心底積極與樂觀,你可以把它大聲地說出來,或把它寫下來,當你寫下肯定的字句時,你的心、手、眼都專注在成功的意念上。很多人排斥這種簡單的書寫工作,然而正是因為它單純,才帶來一股巨大力量。
我有一個朋友,每天都寫下一些肯定的字句,如:我的理想會實現;我是富足的;他甚至寫下他內心裡所隱藏著的負面的、悲觀的、否定的字句,然後一一把它改成正面的、樂觀的、肯定的字句。
記住一點,你追求金錢的目的,不是只為了物質的享受,或只為了成功以傲人,而是為了精神上的自由。你是為了要成為一個信實的人。為了不使自己因生活所需而焦慮。你想要有追求最高意識的自由,並達到高精神領域的理想。並且當你自給自足時,你也把繁榮(Prospering)帶給別人。
繁榮意識 Prosperity Conscience
大部份的人都感受到虛浮生活的痛苦正負擔。
我們都知道消費往往在令人難以相信的情況下不斷地上昇,因此單純的生活是富足的另一個要件。
單純的生活包括了內在與外在的條件,它意味著內心世界的寧靜、真誠與信實,避免外在世界的喧鬧、虛榮與浮華,它引導我們把精力與慾望,用在更豐富的精神生活之領域。
單純的生活不是指特意去過原始的生活,或特意去醜化生活裡的事物,它是指在篤實樸素中品味生活的情趣與生命之美。生活簡易純化的程度,應依各人環境的不同而異。
布施 Conscious Giving
賺錢並適當地用錢,只是把金錢處理了一半而已。明智地布施是它的另一半。把收入的十分之一做捐獻,是古老練習布施的方法之一。學會了真正的給予,我們才能有真正的獲得。
在我最困苦的時期我學會了給予,那時我失業,我太太又剛生了一個孩子。我們開始動用那微薄的儲蓄,柴米油鹽的壓力使我幾手透不過氣來。我斷斷續續找了一些臨時工作,也就在那時候,我聽到捐獻收入的十分之一這件事(Tithing)。
那時候對我來說,收入的十分之一是一個龐大的數目。我們有千百個不能如此做的理由。但是我們還是奉行了。我們每星期拿出收入的十分十一。然而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不再有財務的壓力與煩惱,我有了許多可讓我選擇的工作,我們的理想也都能實現。
給予必須以純淨的心念實行。不要施而念念不忘,不要以施予作為滿足你控制慾的工具。
以純淨的心念分享奉獻,才是真正表達了對上天的賜予之感謝。也才能發揮金錢在生命中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