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蓮的喜悅 |首頁 > 課外讀物 > 課外閱讀書籍 > 如蓮的喜悅 > 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

「為什麼你從不結婚呢?」那塞丁的朋友問道。

「我的一生都在尋找完美的女人。」那塞丁回答:「在開羅,我曾遇到一個既聰明又美麗的女人,但是她沒有一顆仁慈的心;在百干達,我曾遇到一個溫和仁慈的女人,但是我們沒有共同的喜好,我遇見許多好女人,但似乎都欠缺了一點什麼。經過長久的尋找後,我終於遇到個十全十美的女人。」

「你為什麼沒與她結婚?」朋友問道。

「很遺憾地,她也在找一個十全十美的男人。」

像那塞丁一樣,我們往往只會要求別人的十全十美,而忘了自己的缺失。

生命賦與我們愛的喜悅,也賦與我們痛苦與煩惱,愛能使我們從狹窄的自我意識裡覺醒,也能帶來執著與痛苦,片面的單戀,或強烈的佔有慾,都是痛苦的根源。

在往昔,求道者都選擇遠離世俗的干擾與誘惑,避開了世俗的糾纏與困擾,成為僧士或隱士,如此求道者才能自在地追求性靈的昇華。

但在目前這個時代,我們有不同的醒悟──現實的生活以及困擾的人際關係,正是我們學習成長的課程。

人際關係就是生活,在我們生活裡的每一個人,都有他們存在的完美(Perfect)的意義。

我們是宇宙的一部份,瞭解到我們與每一事物都息息相關,是精神生活裡最愉快的一部份。同時,親密的關係,使我們得以有機會去體驗它。一個充滿了愛、承諾、寬諒與信實的關係,會有助於我們精神意識的成長。

我們相信最多、瞭解最多的人,往往可以讓我們對自己特性與人生有更多的領悟。

人際關係也很自然地反映我們精神生活的品質。因此像一面鏡子一樣,我們可以從別人身上很明確地看到自己。

人際關係:偉大的挑戰

和諧的親密關係建立在兩個基礎上。一方面強調著我們是一個整體,不僅僅因為我們都是地球上的旅人,而且在精神意識的本質上,我們也相互關連,我們來自同一個根源,我們也在同一條回歸的旅途上。

另一方面,也同時強調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完美的個體,一切我們所需要的,都已完整地在我們的自身自性裡。也就是說,雖然所有的造物都是一個整體,並且來自同一個源頭,我們每一個人仍是獨玀立特色的個體。因此,雖然我們與別人能像兄弟姊妹般地彼此關愛,但男女之間親密的愛,仍需要一種特殊的,只存在於倆人之間的個別因素。

人際關係即是「道」之途

赫里遜與奧利維亞是麻省劍橋的心理醫生,在十七年的婚姻與工作經驗後,有六點建議:

  1. 要對緣份有所體認
    我們周圍的人物與角色,不是偶然的巧合,它們是冥冥之中,經由我們自己的選擇,共同來到這世間,為我們演出我們所需要的角色,以了結一些未完了的人間因果,及幫助我們學習一些必須的課程。不論是敵是友,他們都是我們的老師。愛與磋磨,都各有它的方式,使我們成熟與成長。
  2. 敬重彼此間愛的神聖
    它的意義是超越我們有限的意識所能體會的。
  3. 親密關係是精神與意識成長的重要部份
    印度哲言說:「親密關係像辣椒一樣的辣。」因此不要期望它是一件平易的事。
  4. 把困難當作一種磨練
    從親密關係中,我們得以學習體驗並對自己心態的發展有所瞭解,使我們對自己的執著有所醒悟。
  5. 對彼此的成長更有信心
    容許彼此間有身心發展的空間,以及思想發展的差異。在相處與獨處之間,要有適當的平衡。
  6. 對你的伴侶要具信心
    要信任你的伴侶對其自性會有所醒悟,即使在最具障礙、最黑暗的時候,也要相信他們終會放出自性裡的光明。

一對伴侶的人生旅途

一對伴侶,在開始時,即使沒有任何追求精神意識的意念,他們還是會發現要保持良好的親密關係,精神意識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

蘇珊.裴爾,在幾年痛苦的關係之後,開始懷疑一個充實完美的關係,是否真能存在。然而她確信,人們儘管在愛與爭執的矛盾中,仍然可以一起成長,因此她著手調查研究。

她很驚異地發現,許多伴侶在尋求關係的改善中,很自然地踏上了追尋精神意識成長的旅程。

「剛開始時,他們只是要在最壞的情況下,盡其所能地去改善惡劣的情況,在改善中,他們學會了愛的重要,愛你所擁有的一切,而不是愛你的夢想或你的期望。一對伴侶會發現,在爭取控制或慾望的滿足下,他們很難有內心的平靜,因此他們必須承認愛比控制或佔有更重要。」

她發覺一對情侶在尋求精神意識的道途上有五個過程,她稱之為「愛情之旅」:

  1. 初墜情網。在剛開始墜入情網的時候,兩人會為感情所帶來的安慰而欣喜,也真誠地希望帶給對方更多的喜悅。在這相互傾慕的同時,也產生了纏綿的牽絆,使得這一對情侶可以度過未來所面臨的考驗,然而他們也可能陷於對安全感的執著所帶來的困擾,同時也可能為了保持和平而壓抑內心真正的感覺。
  2. 權威的建立。當兩人必須調和與容忍彼此間的差異時,想要同化與改善對方的意願,使倆人產生一種相互競爭的感覺。在協調的同時,可使倆人增加更多的瞭解,但也可能造成更多的失望,很多情侶是在這個階段分手的。
  3. 穩定階段。如果情侶們能冷靜地瞭解權威的爭奪,其實是他們自身內在矛盾的反映,他們也就能瞭解倆人之間的差異有著相互學習的目的與意義。他們也不可避免地面臨了一些驚訝與失望,因而醒悟到失望的痛苦,正是通往認識自己的路程上必修的科目之一。藉著更寬廣的見識與共同的體認,便在穩定中成長。
  4. 約束與承諾的階段。情侶們瞭解到彼此都是宇宙本體的一部份,不僅自己需要對方的幫助以擴展意識,自己本身的意識也會影響到對方,因此必須有共同的努力,才能真正得到相互的支持。
  5. 共同創造的階段。當一對情侶能認識自身與對方的價值,能無條件地愛對方,能擁抱兩人間不確定的未來,他們便能安然面對這幻化多變的世間。

在這些階段中成長的情侶們,很自然地,從安全感的要求與控制的慾望中放開,進入成熟的領域,同時也培養出愛的能力。

承諾的問題

在任何一個真摯溫馨的愛情中,約束與承諾是自然的產品,於是婚姻的嚮往也隨之而生。
但是,如果輕易地做下任何承諾,會使倆人產生壓力、矛盾與迷茫,因此承諾必須在充份的情感與思想的溝通中自然地發展出來。

創造親密

性愛的親密往往使我們與無私慾的親密混淆不清,朋友常常比愛人更能保持恆久的親密情誼,便是最好的解釋。

親密的情誼來自坦蕩相迎的心胸,那種深沉真摯的情誼是我們每人都嚮往的。

但是恐懼使我們陷於情感的孤立,我們如何能撤除因懼怕所建立的圍牆呢?我認為降服(Surrender)是一個基本要素。

大家認為降服是懦弱與失敗的結果,但是在精神意識上的降服,是不同於俯首就範的意思。它是一種理性與情感的實現,是感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韋伯字典(Webster’s)裡,它解釋為「放棄控制權或佔有權。」

有人會大叫:「這怎麼行呢?如果我不佔有你,也不控制你,我怎麼確定你會留在我身邊呢?」

然而,只有在我們排除了道德壓力、自身的需要,或任何必須在一起的理由後,才能有真誠愉悅的親密關係,也才能領悟它真正的價值。

把感情的降服當成一種行為或結果是錯誤的觀點。它是一種無條件的付出與接受。降服是放棄控制但不是失去力量。它不是要你對另一個人顯示你的懦弱,相反地,它使你因無所求而更超然、更堅強有力。真摯的愛才能在信賴中成熟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