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好不容易把繁雜的瑣事處理完畢,以為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的時候,往往又會有許多其他的麻煩接踵而至。我常想,人生就好像籠裡的小白鼠,無休無止地繞著同一個圈子打轉。事實上,只有尋求精神的充實,我們才能找到和平與自足。
要活得充實,我們必須對自己身體、情緒與理性間三者一體的相互關係有所瞭解,並付以同等的關懷。
從某個觀點來說,身體、情緒與理性是分離的個體,有各自的需要。而我們是三者的監護人,在照應上必須面面俱到。然而,我們不可能分分秒秒都三面兼顧,只能在任何一方需要特別的關懷時,付出較大的關心。
我們像三胞胎嬰兒的母親,也像只有兩隻手卻得帶三件行李的旅人,必須學習如何在先天的限制下,使這三者相輔相成、平衡發展。
我們對有形的身體有相當的瞭解。身體有食慾、性慾以及其他的感官需求。但身體也負載著更深遠的任務,是幫助靈魂在世間學習與成長的工具。
有時過份保護我們的軀殼,嬌生慣養反而使身體虛弱。有時過份磨鍊我們的身體,採取苦修苦行或完全禁慾的方式,也會令身體無法適應。然而,只要我們用心揣摩,終會找到修身養性的中庸之道。
許多人卻不知道,情緒也像身體一樣,只是滿足的方式不同而已。情緒並不以食慾、睡慾或性慾為追求,而是透過感性、知性與其他不同的途徑滿足。要使身體各個器官能相互協調,必須先使精神與情緒達於平衡。
如果不控制情?,我們會像衝浪一樣,在情緒的波濤裡載浮載沉。我們會一下子覺得高高在上,快樂盡情地歡笑,歡欣鼓舞地跳躍;一下子又變得悲慟欲絕,落落寡歡。
我有個朋友和他女友之間,一直都是如此這般地忽悲忽喜。他會在前一天非常興奮地告訴我他們多麼快樂地共度了一個美好的夜晚。第二天,他又會憂傷莫名地說他們的感情無法持續下去了。
如果任由情緒像鐘擺一樣晃動,我們注定要在悲喜兩個極端之間擺盪,無一刻休止。
我們之所以會樂極生悲,完全是因為過分把情緒依附於生活的得失。我們任由外在事物操縱自己的心境,讓自己迷失於短暫的物質快樂之中。
除非能瞭解「境由心轉」的道理,不受日常生活境遇的影響,否則我們將像溺水的人,在七情六慾裡無助地浮沉。
耶穌說:「上帝給與你們的安寧,不是世間任何事物所能替代。」
祂所說的安寧是指發自本性的祥和平靜,而非浮生萬象中碌碌尋求可得。
情緒是上天神聖的賜予,使我們的性靈能走到至高至善的境界。
放縱、狂妄不羈的情緒卻會對生命形成莫大傷害。這種強烈的情緒終將使我們身心俱疲,一無所得。狂妄的縱容,除了傷害自己,也傷害了週遭的人。
如何處理與生命息息相關的情緒,是人生重要的學習課題。
有人說必須立即把緊張的情緒發洩出去,尤其是直接發洩在那些使我們憤怒的人身上。我嘗試過這種方式,但長遠來說,這樣做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不錯,我們必須清除自己情緒的垃圾,但不是丟到別人的院子裡就算了事。何況如果能有效處理自己的情緒,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情緒垃圾令人不知所措。
在一個聚會裡,我終於對如何調適情緒有了突破的瞭解。那次聚會,布魯斯為了一點小事向南西發脾氣,引起鮑比的憤怒,他認為南西不應該承受布魯斯無理的責罵。這看法又引起莎拉的不滿,她認為,鮑比沒有權利指責布魯斯。
這些憤怒的情緒惡性循環地蔓延滋長,整個房間瀰漫了烏煙瘴氣的緊張氣氛。直到有人忽然領悟到這種情況的可笑,叫著:「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發洩自己的憤怒,但這樣做既無濟於事,反而妨礙了彼此溝通。為什麼不想想別人令我們開懷欣喜的時刻呢?」
他說完這些話,氣氛令人驚異地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每個人都以開朗熱忱的態度彼此溝通。我也因此而肯定,不顧別人的感覺,一味發洩自己的情緒,並非真正解決事情的辦法。
在萬紫千紅的世間,有許多可愛的事物可以調和我們的情緒。音樂、美術、舞蹈、詩歌等美的喜悅,田野間的漫步,與朋友分享片刻的寧靜時光等,都是可以昇華情緒的良藥。
如果我覺得煩透了或受夠了,便拿起吉他自彈自唱。自然而然,低落的情緒很快蛻變為創造的喜悅。
瑜珈、慢跑以及各種球類運動等身體的鍛鍊,對情緒的提昇也有很大的幫助。
我不是說這樣做就能一勞永逸地避免任何消極惡劣情緒的騷擾,現實生活裡,情緒的困擾無法避免。我只是說,面對具傷害力的情緒,我們應積極努力,使身心能得到安寧與和諧。這樣才不致令家人與朋友也得承受我們內心的黑暗與痛苦。
理性也像身體與情緒一樣,需要保持平衡。理智使我們不斷地思考。有些思想會使我們消沉怯懦,另一些思想則會帶來積極與自信。
就像對毒物避之唯恐不急一樣,我們也應該避免毒素入侵到自己的思想中。
既然無法停止思想,就不應自陷令我們沮喪混亂的思想裡,而應積極地把自己帶入和平喜悅的快樂天地。
我們閱讀過的隻字片語都會轉成思想,儲存在我們的意識銀行裡。
因而在臨睡前,我喜歡讀些聖賢傳記,這些書要比離奇懸疑、色情暴力的小說或股票行情,更讓我身心舒坦。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體驗,或許你會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清心法門。
我們的身體、情緒以及理性有任何一方不平衡,也會影響其他兩個失去協調。就像共居一室的三個朋友,如果一個邋遢骯髒,其他兩個也無法使房間整潔。
讓我們無論在生理、心理以及情緒上都能做到和諧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