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
我對我們所談的第四次元的一切,只有一點模糊的概念,但我相信等我們將九個次元探索完之後,再回頭看它,就能比較清楚了。目前我就是能理解多少,算多少了。
蒂娜︰
第五次元沒有第四次元那麼神秘與複雜,它是你心靈的管理者。它座落在人類心輪處,與地球上一切具有生命的受造之物共振共嗚。
博納︰
唉,這也夠我想破頭了。你是從「我們自身即是宇宙」,「我們與宇宙是一個整體」的宏觀的角度來談的。以我目前的程度,我無法想像它是什麼樣子,還是讓我們以人的思想、意識與邏輯所能理解的方式來討論吧!
蒂娜︰
從第五次元開始,直至第九次元,都是光的次元。人類將光的次元或光的境界,稱之為三摩地,一種與聖神融合、交流的境界或狀態。
博納︰
根據昴宿星團的說法,第五次元的管理者即是昴宿星團,它們是座落在金牛星座的一個星系。那他們與我們怎麼連接呢?
蒂娜︰
一些史學前家指出,昴宿星團在四萬年前,曾經是當時居民的祖先。根據昴宿星的資料,我的理解是:由昴宿星團所煥發的巨大螺旋星光,一直延伸到我們的太陽,而我們的太陽是昴宿星團中第八個大的星球。推動這螺旋星光旋轉的發電機,是昴宿六(Alcyone),它坐落在昴宿星團中央。
博納︰
從現有的天文學資料中,好像沒看過這種說法。
蒂娜︰
這是傳遞昴宿星團資料的人所敘述的,我們現在姑且把它當「神話」來談。幾千年來,人類便是透過神話故事來瞭解宇宙星辰以及天界的種種。早期的希臘人,甚至現代,曾有幾位太空人,形容在昴宿星團與太陽之間,有一團幾何形旋轉的光。如圖5.1具有螺旋形珍珠線 Nautilus shell spiral。我們也談過,梵穀所畫的星空之夜,即顯示著銀河的旋轉之光。
![]()
博納︰
如果真是這樣的一個系統,昴宿星團及太陽的能量磁場,對地球有著巨大的影響,也就不足為奇了。
蒂娜︰
前面說過,我們的太陽系因進入光子帶,轉化了地球的大氣層,使整個地球上的生物,產生一種巨大的覺醒。隨著地球進入光子帶,昴宿星團進入我們的太陽系,旋轉的昴宿六,仿佛是一個巨大的溝通體系,將昴宿六中最新的資料傳遞給我們。
博納︰
量子力學也許就是受到啟發而被發現的。
蒂娜︰
光粒子的頻率之波,挾帶著電磁頻譜(spectrum of electromagnetic),放射出伽馬射線(gamma rays)。從1990年開始,特別是1998年之後,這伽馬射線的射程已進入我們的太陽系,可能是因為光子帶之故,它的強烈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
博納︰
2003年初,天文學家發現一種罕見的天文現象,即一股強烈的伽馬射線來自一顆巨大的超新星。
蒂娜︰
根據量子力學,光量子一對對地分裂著,分散到宇宙各處,然而,無論他們分散得有多遠,就像互聯網一樣,仍然可以互通。光量子有它的智慧,及伽馬射線的高能量,必然會擴展我們的心智。伽馬射線是一種我們所能知道的最高能量,這射線使人類深入探索自己在這一銀河星系的九次元中的意義。
博納︰
看來你是被伽馬射線射到了,否則你不會這麼瘋狂地一個勁兒去探索宇宙次元。
蒂娜︰
也許是經過光的課程的系列5,最後的級次,單子能量的洗禮,而打開的好奇心吧!走過一次單子能量的運作,並未使我如上師們所預期的,進入與整個宇宙合一的境界,我想我還得再持續地深入它。但這一路走來,十多年前剛開始進入《光的課程》時的那些千千萬萬個心結,說不完的生命悲歡離合的故事,在不知不覺中已煙消雲散。因此,現在對我來說,無論是八點檔的連續劇,或再轟動的奧斯卡獎電影,都無法在我心中產生太多的漣漪、共振或共鳴。目前只覺得探索宇宙的奧秘更有意思些。
博納︰
你剛才說資料顯示,「一些史前學家指出,昴宿星團在四萬年前,曾經是當時居民的祖先」。現在,在星系的運轉中,他們又再次進入我們的太陽系了,他們會再度到地球上來嗎?
蒂娜︰
他們說,當5D的存在來到地球時,需要在特定的電磁場中,我們才能看得到他們。他們到地球上來的目的是要教導我們理解「愛」。
博納︰
在《邊緣外》一書中,在安迪達山中,大衛也是這麼告訴莎麗、麥克琳的。書中描述了一些昴宿星團如何出現,如何教導大衛與愛有關的事物。我現在可以理解當時莎麗、麥克琳的感覺了。我現在沒有抓狂,真得感謝她在前面做開路先鋒,為我對這些資料的接收,做了一些心理上的準備。
蒂娜︰
愛,這心靈的智慧,純然是一種頻率,然而,它養育萬物,是一種比我們心智更具力量的勢能,但這種勢能或頻率,不是你可以用學習知識的方式去獲得,只有當你的心是寧靜的,空掉那滿頭滿腦的邏輯與知識時,才能進入。
博納︰
所以上師們為我們設計了《光的課程》這一靜心冥想的課程,讓我們有個「法門」,去進入這頻率,或者說去打開這內在心靈的頻率。
蒂娜︰
根據昴宿星團的描述,地球是昴宿六的實驗室,而昴宿六是地球的資料庫。我們所談的有關宇宙次元的資料,就是來自昴宿六這圖書室。
博納︰
為什麼地球成為昴宿六的實驗室呢?
蒂娜︰
嚴格來說,地球是昴宿六與宇宙其他次元的共同實驗室。目前由昴宿六在負責。整個銀河系以地球為實驗室,是因為地球是一個九個次元同時存在的星球,所以被挑選為銀河系的生物實驗室。
博納︰
他們要做什麼樣的實驗呢?
蒂娜︰
他們要在銀河系中培育一個新的神聖文明,他們期望將人類培育成 「和諧的生物」harmonic biology,成為這種生物的種子。(需要翻譯成波嗎? 只是翻成合諧的可以嗎 ?)
博納︰
然後呢?他們要如何處置這些種子呢?
蒂娜︰
昴宿星團說,在瑪雅曆結束時,即2012年十二月二十一號開始,成熟的種子,將像蒲公英隨風散播它的花絮那樣,被散播出去。只有能與九次元共振的生命,才會被帶到銀河系那新的神聖文明之處。
博納︰
所以,我們千辛萬苦地經歷著地球的生命,是為了成為銀河新的神聖文明中的一份子做準備。這樣說來,我們所有的學習、磨練與考驗,確實有它的意義。屆時你會像蒲公英的花絮那樣,被他們散播到那神聖文明之處嗎?
蒂娜︰
我還早得很呢,我還在學習與探索中,我剛開始逐漸地明白一些道理。現在的我,不僅離超凡入聖還有一段相當大的距離,對一些第三次元與第四次元的幻象與疑惑也尚未全然了悟。但我祝願你屆時能被送過去。
博納︰
新的神聖文明確實令人響往,希望屆時我能破除二元性的對立與批判。我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克服那無時無刻,對別人的批判。
蒂娜︰
這也是我極需要做的。我想停止批判,是我們所有想要進入神聖文明的人,第一件要做的事了。話說,散佈這些種子到銀河系中,對地球來說,是一種狂喜的釋放(ecstatic release),就像濕婆在銀河中與地球共舞一般。
博納︰
但他們如何知道那些人是成功或成熟的種子呢?
蒂娜︰
每一個人的每一個基因,都顯示一個人是否展現了生命的莊嚴、神聖與榮耀;是否能與整個銀河系的九個次元共振。
博納︰
這一切真的是神話故事。你好像在向我們?說一個美好的故事。
蒂娜︰
我們的細胞記憶,可以經由說故事去喚醒。如果我們不去激發我們神經系統的電磁波,我們的記憶便會萎縮。我們將無法向第五次元以上的事物覺醒,因為人類的科學尚未發展到理解它的階段。或者說,先要有一部份人向第五次元覺醒,人類理解第五次元的科學才能發展出來。
博納︰
《光的課程》是激發我們神經系統電磁波的主食,向宇宙次元探索的這些故事, 是我們的飯後甜點。現在我覺得置身在地球這實驗室中,還是蠻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