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
能量與頻率之間似乎很難區別,感覺高頻率就是高能量,低頻率就是低能量,是這樣嗎?
蒂娜︰
高頻率「形成」高能量,低頻率「形成」低能量,兩者之間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博納︰
那……頻率振動是以什麼為衡量標準呢?
蒂娜︰
通常是以週期的振盪次數來衡量。物質與非物質的能量體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頻率振動的不同。物質體比非物質體──如精神能量體的振動頻率低,屬於小我的負面思想頻率比屬靈的正面思想頻率低,因此三度空間的頻率比五度空間的頻率低,三度空間的能量也因而比五度空間來的低。
博納︰
各種頻率的振幅會與我們有關係嗎?
蒂娜︰
不同頻率會吸引與自身頻率共振的事物。就拿樂觀與悲觀兩種形態來比喻吧,樂觀的振動頻率高,自然吸引同樣高頻的事物,容易形成光明、喜悅的外在經驗。反之,悲觀的振動頻率低,就會吸引低頻率的事物,容易形成陰沈、晦暗的外在經驗。
博納︰
頻率既然是一種振動波,我們是否會受到別人所散發的較低頻率所波及?
蒂娜︰
對覺知力不夠的人,是很容易被波及,或者應該說很容易被引發自己內在原有的東西。目前一般的群體大眾尚在未覺醒的狀態中,對自己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沒有敏銳的覺知力,因此很容易互相影響,造成負面循環。
博納︰
所以遇到低思想頻率的人或地方,最好逃得遠遠的?
蒂娜︰
我們可以少去一些較低頻率的地方,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的焦點只是在看自己周遭有那些人的頻率低、那些人的頻率高,便很容易造成對立與批判,而往往這些批判只是個人的投射,與實相無關,這種批判不僅為自己製造學習的因果,也延誤了個人的進展。要知道自己之所以會受到低頻率的影響是因為自己的內在尚有與這些頻率產生共振的元素。
博納︰
所以重要的是要能覺知自己的意識狀態,而不是去為別人的意識頻率打分數,只要能將自己從「自己」的低頻狀態中提升出來,並超越這些批判與感受,凝定在較高的思想頻率中,便不會受到影響,是嗎?
蒂娜︰
是的,但我發覺如果只靠頭腦的意識要做到提升與超脫會很吃力,但運用光的能量去轉化自己以及周遭的磁場,便輕鬆容易多了。
博納︰
這種借力使力來與較高頻率連接,並運用較高頻率轉化較低頻率的原理,真是懶人的好方法。
蒂娜︰
願意去為自己的身心狀態負責的人,不能算是懶人。何況能達到這種覺知的人,必已走過一段相當長時間的面對自己、清理、淨化與提升的過程。在身體、心智與心靈上,癒是能與光同化融合的人,轉化的速度就癒快,也癒能掌握自己的生命,達到圓滿。
博納︰
這就像任何專業的磨練一樣,要達到精練純熟,需要下一番工夫。但是在我的功力還不到那程度時,我想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吧!
蒂娜︰
如果你是沒有帶著批判與憤怒地退開,瞭解彼此是面對同一時間卻在不同的角度與不同的層面上看事情時,你既無法妥協,也無法強迫別人與你有一樣的想法,便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這當然很好。
但如果帶著批判與憤怒無奈地離開,甚至伺機尋仇,便是下策,因為你不但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你的生命將因恐懼而受到局限,也使自己捲入更多的因果的學習 。
博納︰
那怎麼做才是上策呢?
蒂娜︰
從這些鏡光倒影中去看自己的內在心識。否則你的生命課題將從其他地方以不同的模式一再向你挑戰。
博納︰
唉……好像怎麼逃都逃不了?
蒂娜︰
別急、別急,一旦我們選擇在光中進入較高的意識層面,在較低意識層面中的一切現象就不會再以課題的模式呈現在你面前了。
博納︰
妳的意思是說,當我們較低意識所引發的痛苦因果,被光的較高意識淨化時,我們才能真正解脫,看來習修光的途徑,是一條可以邁向自由的途徑囉。
博納︰
有些人面對的考驗很嚴峻,有些人則較為平順,這是屬於因果法則,還是思想頻率法則的範疇呢?
蒂娜︰
可以說是思想頻率的因果法則,因為,因果也是人們產生特定思想意識的種子或起因。因此它們是互為因果。在靈性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受到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考驗,面對這些考驗時,我們所選擇的思想、態度與行為,決定了不同的結果。
博納︰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學習光的運作與真理,可以改變我們命運的道理吧!因為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思想,並從不同反應的選擇中改變整個事件的形態與演化。
蒂娜︰
是的,但對這些真理與法則的遵循,必須是出自個人內在心靈的領悟,以靈性為選擇的基礎。任何事物不是出自心靈的領悟,而是純然將它做為一種知識性的,理性的教條,以一顆嚴峻苛刻的心去遵守教條,往往使自己陷入在由嚴苛所帶來的因果與學習課題,卻無法理解何以自己謹守清規,卻仍有諸多的不順。
博納︰
這需要靈性的進展已達到很高領悟的靈魂,才能分辨出自己所遵循的究竟是出自內在心靈的領悟,還是出自個人頭腦的邏輯思維,或出自群眾思想所形成的教條。
蒂娜︰
沒有錯,所以要先在自己的識別能力上下工夫。
博納︰
識別而不批判是一種很高的素養。我想也是走在光的途徑上的靈魂,進展到這一特定階段的最大考驗。我發現自己只要一不小心,就陷入在批判中。
蒂娜︰
這要先達到自我的淨化之後,才能有這種撥雲見日的工夫。我們都還在過程中,只要保持覺知,努力使自己達到這種素養即可,不要過於苛責自己。我想,我們如果能隨時給予別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與親友、成長與進展的時間與空間,並以這種同理心的態度來調整自己,就能逐漸緩和那嚴峻苛刻的心,並培養出恢宏的氣度。
博納︰
除了選擇識別,選擇不批判之外,還有那些選擇可以使我們平順地走過種種成長的考驗呢?
蒂娜︰
不和別人的人生經驗做比較,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像大海中的波浪,同為大海的一部份,各種因緣,使我們成為大大小小,此起彼伏的海浪,但最終都要回歸成為海水。所不同的是,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起伏,都是一個靈魂成長的契機。因此,選擇專注在自己當下的經驗中,將使我們比較快速,也比較容易走過生命的考驗。
博納︰
這是因為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所要學習的課題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生命經驗之故。所以我們要專注在自己所面臨的狀態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樣的訊息,要我們領悟的是什麼。
蒂娜︰
是的,如果你忙於與別人做比較,你將偏離內在的靈性,這種偏離,如果不是使你因而產生貢高我慢的驕傲之心,便是使你陷入在感到自己是卑微的沮喪中。
博納︰
如果我們願意接受無論自己處在順境或逆境中,生命的每一時刻,都充滿著各種可能性與各種機緣,關鍵在於我們的選擇,我們便不會忙於與別人做比較了。
蒂娜︰
是的,一旦我們學會面對考驗時,把焦點放在如何在愛與智慧中做選擇,我們便能找到一個較高的,符合真理的解決之道,我們的靈魂也將從中更上一層樓。重點在於做出使我們的思想、意識,頻率與能量得以在進展中進入較高層面的選擇。否則因錯誤的選擇而產生的因果的迴力,往往排山倒海地沖到你面前。
博納︰
這麼說選擇保持與內在心靈,內在真理,內在之光連接是獲得自由的關鍵;溫柔的心是平順的關鍵、、、看起來,似乎一切真理的法則都是環環相扣的。我看我得重新咀嚼上次所談的識別與批判呢!
蒂娜︰
真理本身是很簡單的,只是人類在較低次元中,因多元化的製造,使生命變得複雜化,使我們得從不同的角度去領悟、去體會而已。另一個重要的關鍵是如果我們不先淨化自己,整合自己,這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既無法真正領悟,也無法真正實踐。
博納︰
所以妳才會一再強調,如果要走光的課程這一途徑,最好依課程的設計,從初級課程開始清理淨化較低體系,是一個很重要過程,是吧!
蒂娜︰
答對了!
博納︰
有人說有輪迴,有人說沒有輪迴,但都說靈魂是永恆的,如果靈魂是永恆的,卻沒有輪迴,那麼肉體生命結束之後,靈魂會到那裡去呢?
蒂娜︰
這個問題要看從什麼角度來說,靈魂有一個由所有經歷所形成的意識,有人稱之為神識,佛家稱之為阿賴耶識或藏識。我認為說沒有輪迴的說法指的是沒有特定的一個「人」在輪迴,說有輪迴指的是有一個特定的神識在宇宙各次元中流轉移動,或在三度空間重複或延續同一種意識,直到它的意識轉化,與光融合為止。一個習修 Urantia Book 的朋友Suzanne,曾基於她從中所獲得的領悟寫出一本心得,並獲得基金會的人之認可出版。經由她的同意,我錄取幾段與輪迴有關的部份與你分享:
「有些人所堅稱的『多次的生命』,是一種由此時開始的『自我』的經驗。因為能量會擴展,頻率會淨化,人類是順著一個層面一個層面的淨化而上升的。人對前世理念的混淆,是基於頻率在二十七個階段的重複模式,並在遺傳中延續著。每一個存在皆儲存著祖先的意識與能量。所以使得我們看起來好像經歷著他們的生命,事實上,那只是穿了他們的鞋子,它是一種家族頻率所延續而來的生命。然而,我們所要追尋的是將個人的頻率與神聖完美的品性融和在我們的物質生命中。這種運用前人的至善智能而產生的和諧將隨著個人的自由意志一再體現。
然而,你們可能會問︰那麼因果又是怎麼形成的?如聖經所說的,你所播下的種子,就是你所要收成的。在你頻率中的一切行為,就是你所要斬獲的。因為能量的吸收與擴展是一個宇宙法則。所有的思想、言語與行為皆是建立靈魂華廈的牆。
這些靈魂華廈無法以肉眼來看,它們只能在Morontial 世界中的570個層面的學校中顯現,並從中學習。地球與地球人類與其他次元的連接是無形的,人類只能看到物質次元中的事物,無法看到肉體生命結束之後所前往的次元。
就像鋼琴有一組琴鍵,所有的琴鍵必須和諧地彈奏才能舒發優美的音樂一樣,地球這一次元也需要每一個人在和諧中才能譜出美好的曲調。每一個靈魂團隊必須一再演練,直到正確完美為止。
但如果人類靈魂在地球上無法學習讓自己進入和諧,那麼當肉體生命結束之後,便得前往Morontial 的世界中繼續學習。
一個靈魂在這世界的學習結束之後,依然仍在永恆的宇宙中不斷地學習。地球這物質世界仍繼續存在,而我們也將在永恆的律動中持續回響著。
所謂的『古老的靈魂』,是指在物質世界中選擇持續以前人和諧的生命形態來完成他們的生命的靈魂。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你的靈魂,你也不能取代別人的靈魂,在永恆中,我們將有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靈魂。這個星球是我們靈魂在永恆宇宙中之旅程的第一步,所有的靈魂最終都將回歸我們的宇宙天父。
在永恆宇宙的未來中,所有星球的生命都在和諧中並認知我們是神所創造的不朽兒女,我們參與神的創造,每一個靈魂之個性自我的經驗對上主來說都是需要的。」
上面的論述代表著一個思想門派的觀點,我不是說她的認知是絕對的,何況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有限,每個人透過文字所能領悟的範疇也不同,我只能簡軛地提供出自 Urantia Book 之一思想學派的論說,最終還是要由每個人在領悟中取得自己的認知。由於這一問題的探索範圍極其廣泛,我姑且以(1)來做為一個段落,我們將開放來自其他角度的論述,持續對這一問題的探索。
博納︰
我發覺目前自己的程度還不夠,無法針對這一角度與你探討。你提到 Urantia Book ,這是什麼樣的書?還有,妳剛才提到的一些「頻率在二十七階段」、「Morontial世界」、「第570個層面」……這些我都沒聽過呢?
蒂娜︰
我也不知道什麼是「頻率在二十七階段」,這需要研讀過這部經典的人才能理解。我們目前只能從Suzanne的論述中取得一個另一學派的觀點。這部經典我只看過一遍,很想多看幾次,只是一直還沒有機會,因它太浩瀚了,有二千頁之多,含蓋天上人間的一切事物。它是一部二十世紀的經典,許多人是窮其一生在研讀,就像有人持修一本聖經,有人持修一部華嚴經,有人持修一部法華經一樣。這部經典屬於Urantia基金會,已有許多不同語言的翻譯,目前的中文翻譯正由大陸的一群學者在進行著,預計2008年出版。
Morontia的世界據我的理解,是一個屬於乙太層面的層層次元,佛家所謂的中陰世界。在經典中有上百頁的討論,你可先閱讀英文原版或等中文版問世。我建議你看英文原版,因它優美文字的運作,使人在閱讀中便能獲得賞心悅目的享受。
十多年前我曾譯出它的簡介,為的是希望接引一些朋友們閱讀這部經典,但一直未看到有人進入這部經典。也許是時機尚未成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