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他說:「我要告訴你我與普塔霍特普所討論的有關你的入門之事。」
「你們見面了嗎?」
「沒有。」他笑著回答。
「父親,那麼你們是怎麼討論的?」
「你在照鏡子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你的頭形?」
「是的,我的後腦比起人之子的頭形要長出許多。然而,你以及普塔霍特普,和我們的族人的頭形,都一樣是長形的。為什麼我們的頭形與人之子的頭形不同呢?」
「孩子,為了讓你理解地球上的一些事物,首先你要瞭解地球的進展史。」
「地球就像宇宙的其他星球一樣,在恒常改變的法則下。神聖的創造勢能,從永恆的本源煥發,其能量之波不斷地擴展著、創造著,也就是說,任何物質顯像都是由這種勢能所形成。
當某些事物的發展達到至高點時,便自動退轉。然而,從靈性進入物質,再從物質進入靈性的過程需要好幾億萬年的時間。改變是有規律地進行著,但是人類無法觀測或注意到這些改變。另一方面來說,某些需要幾千年緩慢地變化的東西,機緣到時,會突然間有著明顯的改變。」
「地球上曾有一個種族與現在的人種極為不同。這種族不僅靈性上與現在的人不同,身體的結構也不同。他們的外形較為纖細優美,頭蓋骨是長形的。他們的思想與行為,都出於精神法則。這些人對靈性層面以及上帝的創造有清楚的認知,他們不會自私地只顧滿足個人身體上的欲望。這些人被稱之為神之子。他們的生命是基於靈性、愛與無私。他們不會因受到身體欲望的驅使而在靈性上製造陰影。」
「這靈性較高的種族理解大自然的奧秘,清楚自己有什麼樣的力量,並能掌握這些力量。他們的知識淵博,不需要用身體辛苦地勞動,便能創造出他們所需要的物質,因為他們知道如何運用大自然的力量,將物質轉化為能量,能量轉化為物質。因此他們過著輕鬆愉快的日子。 」
「同時,地球上有另一個與神之子的形體類似,但內在靈性不同的種族也生活在地球上。他們靈性的發展極低,他們對靈性不僅遲鈍無知,而且只知道有身體的存在。他們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不僅與大自然、野獸搏鬥,彼此間也不停地在爭奪著。他們是當今人之子的祖先。你在我們國家所看到的人之子,是典型的由這兩個種族混血之後的後代。」
「如我剛才所說的,變易的宇宙法則是持續運作的。地球恒常處在改變的過程。目前的狀態是,神聖創造的力量正在消退,物質化的種族將逐漸崛起,原本由靈性較高的神之子所掌管的地球,將逐漸由物質化的種族所取代。」
「靈性較高的種族將逐漸從地球上消失,退到精神世界,留下人之子在地球上一段時間,以地球的時間來算,這段時間是好幾千年,這是為了讓人類能以自己的力量,獨立向上提升。不過在離開地球之前,靈性較高的種族將他們特有的力量注入到靈性較低的種族中。因此,原本住在洞穴的動物性的人類,依神聖法則逐步進化到具有強大的力量,從而掌管整個地球。」
「最終,透過遺傳法則,經過一段很長很長的轉化過程,這物質化的種族將能超越物質欲望,向較高靈性提升。這也是為什麼神之子的種族,做了一個很大的奉獻,就是他們娶原始人類的女兒為妻。經由第一代的混血,培育出新的類型、新的人類。神之子與人之女的結合,產生許多不同類型的後代。有些是傾向物質性的,有些是傾向靈性的。」
「那些從母親那邊遺傳原始人的特質,頭腦完全沒有開發,從父親所得來的靈性力量完全用於身體層面,因此他們發展出極其強壯的身體。」
「有些則是具有極高靈性的後裔,將他們所遺傳到的創造力量經由頭腦而非身體來運作。」
「這些具有較高靈性的人,被賦予的任務是,領導並教導靈性較低,動物性特質較強的族群,以及剛才所提到的混血的新族群。這些任務包括教導他們科學、思想、藝術等以發展他們的文明,並以宇宙聖愛、無私的精神為生活的基本原則,為他們展現較高生命品質的典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國家是由專制與苛刻人所統治,有些國家是由具有愛與智慧的人所統治。」
「在改變的過程中,較高的靈性智慧將逐漸消失,人類對入門者的秘密科學只能從歷史與傳說中去知道有這些事曾在地球上發生過。然而,基於遺傳的法則,即使在人類發展史中最黑暗的時期,也有神之子降生地球,引導人們走出黑暗與苦難的時候。」
「父親,」我問道:「我們的國家是神之子的國家嗎?」
「不是的,神之子所居住的家園已完全被毀滅。從那以後就很少有神聖種族的後代誕生。大部份的神之子脫離身體之後,便不再投生地球。最後,地球上只有少數純種的神之子的後裔生活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
「由於兩個種族混血之故,有些人從他們的父親處遺傳到能量創造的知識,但也同時從母親處遺傳到自私自利的特質。然而,由於他們具有神之子的血統,被允許進入廟宇中學習,他們以從父親處所得來的靈性知識,獲得入門。然而,他們的自私與墮落,使他們把所學到的靈性知識、大自然的力量,以及廟宇所用裝置與設備用在黑魔術上。 」
「當時還生活在地球上的神之子看到這種情形,知道盲目的貪婪,將會使一些人誤用這些知識與設備,屆時整個地球將被摧毀。因此最後一批神之子建立了幾艘巨大的船,秘密地把特殊器具與設備裝上船,與他們的家人一起,帶著家畜,離開那即將被摧毀的地方。他們分別航向不同的方向,有人朝東,有人朝西,有人朝北,朝西航行的那艘船,就到達我們現在的地方。 」
「實行黑魔術的團體很快地失去掌控他們的器具的能量。就在神之子的船支遠離到安全地帶時,悲劇發生了。那些實行黑魔術的人,無法適當地控制能量,導致這些能量變成毀滅性的勢能,整塊陸地便被毀滅。」
「航向四處的神之子,各自在他們著陸的地方展開新的文明。他們以他們的知識、智慧與愛,贏得當地土著的心,成為統治者。他們備受推崇,當地的人視他們為神或諸神。他們第一件事就是建造適合放置秘密器材的地方,以便適當地保護那些充滿能量的裝置。這種特殊的建築物被稱為金字塔。現在地球上許多不同的地方,仍然可以看到被稱之為金字塔的建築。」
「神之子如何把這些巨大的石頭一塊塊地疊上去呢?」我問道。
「記得我告訴過你,神之子不需要用身體去勞動,因為他們運用自然的力量來運作的事情嗎?我們仍然擁有可以轉化地心引力的器材,我們可以依我們的需要,分解由地心引力所形成的重量,或增加它的重量。當一大塊石頭的重量被分解後,即使是一個小孩,也能移動它。這裏以及其他地方,許多無法以人的力量去建造的巨大建築物,都是神之子以這樣的方式建立的。」
「神之子在他們所到之處,建立高度文明,只要是由他們在治理的地方,都是以靈性與愛來引導人民,教導人民靈性的力量。在我們這個國家,開始時,法老與大祭司是同一個人。後來因國家的擴展,神之子將這兩項工作分開,一個是治理國家的法老,一個是廟宇裏的大祭司。大祭司引導人類靈性的發展。他教導入門者科學、藝術,以及無形的藝術─精神與靈性。」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神之子的後裔與人之子的後裔的頭形為什麼有所不同。神之子不是以頭腦的知識來運作,因為他們可以直接以內在的視野來體驗真理。我們的前額較平,因為我們的思想只用來感受周圍的事物,但我們頭蓋骨的後方,擁有非常發達的腦神經,是身體接收精神與靈性的部位。這腦神經使我們理解人之子所無法理解的神聖計畫。」
「一般人生活在時間與空間的意識中。我們雖然居住在地球上,由於神性意識的力量,以及腦神經系統的功能,我們得以享受完美的靈性上的自由,那種超越時間與空間的自由。超越時間的意思是,我們意識的焦點能夠隨時在過去與未來之中轉換。也就是說,我們能夠讓過去、現在與未來同時存在;超越空間的意思是,我們的意識可以不受阻礙地到任何我們想要去的地方,沒有被限制在這裏或在那裏的區別。因為過去與未來,這裏或那裏,都只是不同的面貌,只是因每個人的投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實相。都是永恆的,全知、全能、全在的造物主的一部份。」
「你的身體中流著兩個族類的血液。你遺傳了我們的特質,但也從你母親處遺傳了混血族類的特質。因此你神之子的較高靈性意識已被啟動,很不幸地,對你來說,它啟動得太早,使你沒有機會體驗地球的經驗,也沒有克服人類本能的時間。你現在不快樂,因為你感到自己被時間與空間所困住,被在這裏或那裏的局限所限制。」
「你內在的靈性開始覺醒,因此你渴望那神聖的自由。你已三次要求入門,因此你被允許入門。你將學習運用你的意識啟動較高靈魂體的器官,目前你內在的這一部份器官尚未被啟動。你也將學會隨時與你的同類聯繫的能力,以便與他們交換思想。」
「我與普塔霍特普,以及其他住在地球上的神之子,便是以這樣的方式彼此聯繫。我們的思想意識可以在任何時候與我們所要找的人聯繫,但是如果他們在忙,我們立即知道,因此,除非有重要的事,我們不會去打擾他們。」
「現在你明白,為什麼只有達到無私的人,可以擁有這種能力。如果自私的人也能運用這種能力,會造成很大的混亂,並損害他們較高靈魂體極為纖細的器官。」
「在我們們完成一天的工作之後,我們把意識轉化到較高次元,以便從永恆、神聖的本源汲取新的生命能量。在這狀態下,我們與整個宇宙中的萬物同在,與聖神無二。那些局限在三度空間的人,無法理解這種合一。但是,無論他們是否理解,所有的受造物,睡醒之後,都能從源頭獲得新的生命能量。」
「你即將入門,這代表你將展開一個很長很長的旅程。即使在我與普塔霍特普離開三度空間,只停留在靈性世界之後,你將仍然走在地球的途徑上。」
「我與普塔霍特普有不同的任務。你的靈性發展交在他的手中。然而,在永恆的合一中,我們永遠是在一起。如果你能有耐心地再等一段時間,對你會比較好,但是,你就是你,你的性格將決定你的命運以及你的未來,我們不能干預。來自本源的力量,將永遠伴隨你,幫助你走過最艱難的時刻。 」
「現在,由於你有代表法老之妻的職責,在你為入門做準備的期間,你將無法像其他的學生那樣住在廟宇中。你將每天早上到那邊與其他的學生一起學習並接受訓練,晚上回到皇宮。當宮廷中有慶典的時候,你將在我身邊執行你的職責。明天早上,你便可以向普塔霍普特報到。」
博納︰
由於法老已看出她往後靈魂艱辛的旅程,處處在暗示她不要急於入門,頭兩次看時,還未能感受到法老深厚的愛,但這次再看時,法老那無條件的愛,細膩的關懷,令我為之心酸。
蒂娜︰
較高次元的存在們,無論是耶穌基督、諸佛菩薩、默基瑟德天使聖團的上師們,都是這樣地深愛著我們,陪伴著我們走過地球生命的體驗。
博納︰
讀完法老所解釋有關神之子與人之子的演進,就像是整個人類精神文明進展的演化。這讓我想到「光的課程」,也提到過亞特蘭提斯時期,就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濫用精神力量進而導致高度文明的毀滅,這些故事好像都在教導我們如何善用靈性的力量,對嗎? 還是說其實黑暗與光明的交替是宇宙運行不變的法則?
蒂娜︰
我想黑暗與光明交替是宇宙運行的一部份,同時,這也使靈魂得以從中進展到能夠識別並選擇黑暗或光明。
博納︰
法老說:「超越時間的意思是,我們意識的焦點能夠隨時在過去與未來之中轉換。」也就是說,我們能夠讓過去、現在與未來同時存在:「超越空間的意思是,我們的意識可以不受阻礙地到任何我們想要去的地方,沒有被限制在這裏或在那裏的區別。」
這是否跟以前談到的宇宙次元的概念是ㄧ樣的?我們的意識就像「光的課程」所說的,是多次元的自我,是這些多次元的意識自我讓我們穿梭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中嗎?
蒂娜︰
是的,但與多次元的自我融合,需要一個整合的過程,當我們的較低體系的意識自我中,有太多黑暗的、負面的情緒與思想意識時,我們無法與光明清淨的較高體系融合。
博納︰
因此上師們給我們光的課程這樣的一個方法與途徑。法老說:「你內在的靈性開始覺醒,因此你渴望那神聖的自由。」這讓我明白,為什麼習修到行星級次會自然而然的對宇宙的多次元感到神奇奧妙,自然而然地去尋找那些高度文明是如何進展的軌跡。 原來是因為我們的靈性覺醒了,開始不甘於只存在這個肉身之中,而這種想要向外擴張的意識其實是來自對神聖自由的渴望。
蒂娜︰
不錯,對靈性意識尚未覺醒的人,這是一種他們無法理解的渴望。我們要瞭解,這裏的神聖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一種自在。我相信「光的課程」可以讓人們的生命,無論是物質層面的生活上,或心靈層面上,都能獲得獨立與自由。唯有成為獨立而自由的人,方能無條件地愛別人,幫助別人。但這要看走在這途徑上的人是否有這樣的目標與意願。
博納︰
法老說:「在我們完成一天的工作之後,我們把意識轉化到較高次元,以便從永恆、神聖的本源汲取新的生命能量。」這就像我們每天晚上在光中靜坐一樣,在那時刻,我們與永恆神聖本源連接,並汲取新的生命能量。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如果我晚上睡覺前靜心,並有意識地在光中進入睡眠,第二天早上起來,精神狀態要比在前一晚上看一些亂七八糟的電視或書籍要好許多了。
蒂娜︰
我想這是因為你帶著什麼樣的思想與情緒睡覺,你便陷入在那一層面的能量中。還有什麼比光的次元的神聖意識的能量更能充實我們呢?
博納︰
法老對她說:「你就是你,你的性格決定你的未來及命運。」那種能讓自己的小孩做自己,即使知道那樣的性格只會引導他走向沉淪,卻還能放手讓他走下去,並相信在永恆的合一中他們永遠在ㄧ起。 這是另ㄧ種境界的無條件的愛。真的不是我們這些凡人做得到的。
蒂娜︰
因為他知道,一個人的性格將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以及他們的未來,沒有人能干預。然而,來自本源的力量,將永遠伴隨著每一個人,幫助人們走過最艱難的時刻。同時,從她的旅程中,你會明白,一切都只是一場又一場的夢,所有的人都會從夢中醒來。美夢醒來之後,是一場空,如果是惡夢,醒來後會發現自己是安然無恙的。
博納︰
看到大祭司與法老對這種「我執」的回應,讓我理解到,一個擁有極高智慧的人,不是讓他運用這些洞見與力量去改變世間的事情,而是對宇宙本源的運行法則全然的接受。這樣的智慧真的深深打動了我。
蒂娜︰
所以,要做到不批判,必需先具備這樣的智慧,否則很難做到不批判。所以我們要透過光來開啟內在的智慧。
博納︰
法老說:「基於遺傳的法則,即使在人類發展史中最黑暗的時期,也有神之子降生地球,引導人們走出黑暗與苦難的時候。他們教導入門者科學、藝術,以及無形的藝術─精神與靈性。」難怪你一再強調,心靈的成長是一種藝術,而不是僵硬的樣板。
蒂娜︰
但至高的真理與智慧是永恆不變的,只是如何表達靈性的真理與智慧是一種藝術。
普塔霍特普在他的小接待室中接見我。「我親愛的孩子」他說:「我已向你解釋過,入門的意思是覺知較高層面的神性意識。要做到這點,身心上都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一個人必需增強神經系統的力量,才能接收這較高頻率,否則可能會因神經系統不能承受這高頻的衝擊而受傷或死亡。」
「因為要進入神聖的意識層面,需要引導這一層面的頻率,經由神經系統進入身體。當一個人出生後,神經系統是依一般人的意識所能承受的靈性力量而發展的。」
「人的意識有時高,有時低,依情緒的狀態而定,但都在八度音階的頻率範圍內。因為這種起伏的範圍不能超過神經系統的彈性限度。如果超過的話,會產生傷害,導致疾病甚至死亡。」
「這股巨大的創造勢能對尚未開發較高意識層面的人來說,是一種殺傷力,它會損害中樞神經。」
「因此,由脊椎所散發的生命勢能,需要將頻率降低到能配合當事人的頻率,才能注入身體。」
「入門指的是使你整個存在都能覺知到宇宙生命的能量,即那永恆的創造力,並且不需經由轉換,便能直接引導它進入你的神經系統與身體中。要能做到這點,需要先在身體與心識上鍛煉出適當的承受力。」
「這表示一個人必需慢慢地,小心地做好喚醒中樞神經系統,並且學會控制它的準備。」
「開始時,你先從滿圖塔Mentuptah那兒接受身體與精神的訓練,他是初級學生的教務長。」
普塔霍特普指著剛才帶我進來的學生說:「伊瑪Ima將為妳?明如何練習最初始的專注練習。」
「當你通過了滿圖塔以及伊瑪所給你的準備階段的測驗時,你便會接受更多的訓練,最後你將在我的引導下入門。現在,讓伊瑪帶你到初級學生部門,把剛開始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教給你。在訓練期間,如果你要跟我說話,你可以在晚上來見我。願上帝引導你的每一步伐。」
接受普塔霍特普的祝福,我向他鞠躬之後,便隨著伊瑪來到初級學生的部門。伊瑪把我帶到一個小房間,給我一件白袍,一雙便鞋,告訴我說這個房間是我的。
換上輕便的衣服走出房間,我便與所有的學生一樣了。伊瑪把我帶到廟宇的花園,那花園極其華麗,一片綠地上種植了許多椰子樹,是一個極佳的地方。後面的菜園與果園中,有一些學生在工作。所有學生的穿著都跟我一樣,但沒有人的年紀像我這麼小。
伊瑪把我帶到教務長滿圖塔那兒,他有著一雙柔和、充滿愛的眼睛。他向我解釋我需要學習的課程,並告訴我所有的學生都分成不同的小組。所有的小組都在他的帶領下,但是個別的小組會有一個高年級的小組長。小組長是即將成為祭司的候選人。
伊瑪是我的小組長。他是一個高高瘦瘦但極有精神的年輕人。當他帶我進來時,我注意到他那清澈純淨的光芒。他已通過大部份測驗,即將入門,成為祭司。他的外形讓人感到他不是很男性化,而是中性的人。是那種超越性別的大天使。他天使般的美麗臉龐,顯示了極高的智慧與凝定的力量。第一次見到他,我就像兄長一樣地敬愛他。我很高興他是我的組長。
伊瑪向我介紹其他的學生,這些都是受到內在召喚而選擇僧侶生涯的人,但是只有通過所有測驗,成為入門者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祭司或女祭司。能成為入門者的是極其少數的人,但是,不能成為入門者的人,只要願意,可以留在廟宇中服務。
通過初級測驗的學生,依進展程度逐步深入難度更高的課業。伊瑪所帶領的小組,全部是資質優良的學生,我很高興被分配到這一個純淨的小組中。
每天日出的時候,我們便聚在花園中,開始做集中精神的訓練。在做呼吸的同時,有不同的身體功法,並引導我們的意識進入身體不同的部位。經過耐心的,長時期的訓練後,我們便能對身體有全面的覺知,掌握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與器官。穩定持久的練習,使身體成為最佳的載體。
身體的訓練做完之後,我們進入大廳做心靈意識的訓練。這時滿圖塔會引導我們進入一些夢境,我們必須確切地,像在真實情況中去體驗它們。我們會在不同的夢境中,產生不同的情緒狀態,我們必須學會在夢中控制情緒。
滿圖塔會帶領我們向下進入地心,向上進入不同的星球,無論是下入地獄,或是上進天堂,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必須保持在當下的時刻中,即使面對最艱難的情境,都要能夠即時應對。
然後我們便要以實際狀態來學習如何掌握情緒。我們得從最負面的狀態,譬如從深沉的沮喪中,逐步走過冷漠與哀傷,然後經由喜悅提升到至高的喜樂中。再下來,我們得學習瞬間轉換我們的情緒狀態,轉換的速度,要能像音樂家演奏時,轉換音階那麼快。當我們從最黑暗的沮喪到最高的喜樂我們都能熟悉掌握之後,我們就得練習掌握相對兩極的情緒狀態。再下去就要學習從一個極端轉入相對的另一個極端。譬如把恐懼直接轉為自信與勇氣。這種練習只能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因為這種練習使我們的神經系統產生張力,容易造成神經系統的疲勞。
我們花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透過夢境的協助,才能鮮明地體驗如果確實發生在我們生活中,會有什麼樣的情緒狀態。我們以更長的時間,才全面體驗到由最低到最高的情緒狀態。
只有當我們能夠在練習之後,使自己的神經系統得到完整的休息時,我們才被允許練習瞬間轉換相對情緒的課業。
這些練習的目的是要我們能完全獨立,不被外在環境與內在情緒所困擾,這使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選擇自己的情緒,並保持沉著。我們得不斷地練習處在當下,以及保持內在的覺知。
人們總是認為他們的情緒是因為別人而產生的。所以我們先以這種訓練,來學習控制由外在因素所導致的情緒。一段長時間的練習之後,我們便學會不讓自己的情緒受外在現象所影響。
有時同一件事,會使某些人爆笑或生氣,另一些人卻無動於衷。這使我們發現,任何意識狀態都是由自己的內在產生的。下一步便是體驗沒有外在理由的情緒。最後,學生必需學會凡事保持沉著,遇到任何事都能泰然自若。這種練習使我們知道地球上所發生的一切,是我們自己投射在時間與空間的短暫之夢,我們只需要從中汲取經驗即可。
但這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具備這種能力。我們必須隨時警覺自己的思想、意識,分析自己的思想感受,以便瞭解內在自我在什麼層面上。這些不是一兩天的學習便可以做到的。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練習保持思想的集中與凝定。這個課題,由伊瑪負責指導我。
一天,團體共修結束後,伊瑪把我帶到花園的角落,告訴我說,集中思想的意思,是不讓思想漫無邊際地飛馳。我必須使自己集中在一個特定的事物上。練習時,我必須把思想集中在一個點上,要向內投注,而不是向外分散。
伊瑪要我用一句話來練習。如果我能集中在這一句話上,就去告訴他,然後他便離開了。
那句話是:「我永遠是創造神聖的顯像世界。」我坐下來重複地念著,一次,兩次,十次,一百次,什麼也不想地念著。一小時之後,我跑去跟伊瑪說:「我無法專注在這一句話上,那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不可能呢?」伊瑪問。
「因為我不可能專注在一個點上,我只要念到下個字,注意力便一起到下一個字去,因此不可能專注在一個點上。」
伊瑪專心地聽著,然後很高興地說:「你練習的方式是正確的,這使你發現每個字的阻抗力使你無法將它們集中成為一個點。再下去你就集中在單一的字母上。譬如集中在『O』這個字母上。」我集中在這個『O』字上,什麼也不想,直到我又有了新的發現。我去找他時,笑著跟他說:「我無法練下去。」
「為什麼呢?」
「那個『O』字突然變成一個長長的隧道,使我不斷地往前走,這也不是凝定啊!
「很好,那表示你進入四度空間。現在再回頭用那句話來練習。」
「我要怎麼練呢?」
「你說你該怎麼練呢?」
「我想了一會兒說,文字是思想的物質顯像,但它像衣服一樣,遮蓋了意思的本身。如果我要進入它的核心,我就要集中在它的意思上,而不是字的表相上。所以我要集中在它的內涵上,而不是在文字形象上。對嗎?」 伊瑪笑著說:「你先試試看吧。」
一小時後,我回去找他,他正好結束與另一個學生的討論。「怎麼樣?」他問我。
「伊瑪,好奇怪,當我集中在它意思上時,我無法思想,我的專注力從頭腦進入心,因此無法再想,只有感覺與體驗,我變成意思本身,這時那句話變成:我是神聖的顯像。」
伊瑪帶著喜悅的笑容看著我說:「你練習得很好。你已發現,專注不可能是永久性的不變狀態,而是在你所投射的世界與你的存在之間轉化。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思想或某些事情上時,你無法停留在事情上,因為專注把你帶回你自己身上,因此你就變成你所專注的事物本身。你從專注的思想變成如是存在的狀態,思想完全停止時,思想者就變成他所想的事物。去思考一件事,意思是經由頭腦的智力,把思想向外投射,就像照鏡子一般,你是從鏡子的表面去看你自己。經由專注,我們把對外的投射收回來,思想者就變成所思之事物本身。被創造的事物與創造者本身融合為一。 繼續練習,你將會有更清楚的領悟。你喜歡坐在椰樹下,你就在這裡做新的練習。」伊瑪說完便離開了。
我一直坐到傍晚,奶媽來接我時才離開。第二天早上,團體共修結束後,我又坐到椰樹下。 當我開始練習時,各種煩雜瑣碎的念頭一直在干擾我。我甚至想起侍衛官粗魯無禮的態度,感到很氣憤。但我驅開這些無謂的思想,繼續把心思想集中在椰子樹上。
漸漸地雜念少了,念頭起來時,就像行人般地又消失了,我一直看著那些來來往往的思想,但已不受干擾。一心想著椰子樹。逐漸地,椰子樹充滿了我整個存在。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除了椰子樹之外,我什麼也不想,突然有一天,我在一個瞬間,突然感到我就是椰子樹,那種感覺是無法解釋的,我不知道我在那種感覺中有多久,只知道有一種力量把我帶回到自己的意識裡,我發現伊瑪正站在我面前。他坐在離我不遠處的草地上,耐心地等著我回到我的意識中。我想說話,但一時說不出來,感覺說話是多餘的。
當我回到正常的狀態時,我說:「OH,伊碼,我變成椰子樹了。我發現我與椰子樹一直都是一體的。」
伊瑪天使般的臉點點頭,帶著喜悅的微笑說:「你進步得真快,你的進展比一般人都快,我很為你高興。如果你像這樣快速地通過所有準備期的測驗,你將很快地就可以入門了。」
我歡喜地看著他煥發著力量的純淨的臉,只要有他在的地方,空氣也隨之變得更為純淨。
當天晚上,上床之後,奶媽問我說:「你每天在廟宇中做什麼呢?」
「做練習」
「什麼樣的練習?」
我很嚴肅地告訴她說:「我今天練習專注在椰子樹上,然後我發現我就是椰子樹。」
奶媽吃驚地看著我說:「什麼,你變成椰子樹?」
「是的,現在讓我安靜睡覺。」
奶媽笑得在地上打滾,「哈哈哈!你變成椰子樹?那你不是一個女孩子了?」
我從床上坐起來,感到我的尊嚴被冒犯,我以命令的口氣對他說:「請你要認清楚,我已不是一個小女孩,我是代表皇后的法老之妻,如果你要嘲笑我的練習,我就不再告訴你任何東西了。」
這時奶媽開始一邊哭泣一邊說:「我不是告訴過你入門是很危險的事嗎?現在他們把你變成椰子樹了,如果法老知道你說話變成這麼奇怪就好了。」奶媽帶著一臉的憂愁離開房間。我懊惱地坐在那裡,我實在不應該跟奶媽談這種深層的,神聖的經驗。
第二天,普塔霍特普要我去見他。我進入他的小接待室。他那深邃的眼睛,知道一切事。
「過來,孩子」他笑著對我說。
我很安心地走近他,他牽著我的手,微笑地問:「你知道你下一個課題是什麼嗎?」
「我知道。」
「是什麼?」
「保持沉默」。儘管知道我做錯事了,我仍笑著回答他,因為我知道他不會責備我,我們彼此都很瞭解對方。當我對奶媽說一些她無法瞭解的事時,我並沒有惡意。看著普塔霍特普,我知道他看到我的每一個缺點,但他也知道,我已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學會保持必要的沉默。
他摸摸我的頭,我向他鞠躬,退出房間。
然而,那之後不知有多少次,我得站在他面前懺悔我不經大腦說話的習慣,這種以說話來表達的基本欲望是人類的本性。不過,我仍然努力學習控制自己說話的習慣,慢慢地我養成每當我要說話時,先聽自己的內在,確定自己所說的是適當的。
最後,我終於能夠做到除非必要,不多說話。從中我理解到,在我之內,有兩個存在,一個是喜歡喋喋不休,為了表達自己,或引起注意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我,另一個是具有較高意識的我,試著控制著那個較低的個性自我,告訴他什麼時候可以說什麼樣的話,什麼時候要保持沉默。但最難做到的是,傾聽這較高自我的聲音並遵照它的指示。
那段時間伊瑪繼續帶領我做專注的練習。一天,他對我解釋道:
「如果你在練習專注時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它有三個階段,那就是思想,情緒與靈性。 」
「所有的專注從思想開始,你把思想引到你要專注的事物上,因為你要知道自己所思考的事。然後你會從中產生情緒,然後,就是第三階段,你的心靈與之融合。」
「有些人只停留在第一階段,因此他們整天談論愛與至善,但無法成為愛。有些人不談論它,但他的言行都是出自愛與至善,因為他本身就融合了愛與至善。再下來就是專注在自己身上,這是最難的部份。現在,你首先思考自己是誰,然後感受自己是誰,最後你必須成為你真正的自己。」
「因為,當你投生地球的時候,你脫離了真實的自我,進入思想與感覺中。因此到目前為止,你只能思考並感覺自己是誰,但是你無法成為真正的自己。」
「看看你周圍的人,你會發現他們都不是真實的自我。相反地,他們與思想、感覺以及自己在地球上的角色認同。扮演著他們要別人認定他們的角色。一個人只是較高自我的載體,但大部分的人執著在角色的面具上,無法從中解脫。真實自我是真正的主人,較低自我是他的僕人。但人之子因與自己的面具認同,讓僕人成為主人,因此與他們的真實自我分離。他們把較高自我放逐到深沉的潛意識中,是頭腦的思想導致這種分裂。然而透過專注的練習,以及向較高自我覺醒的渴望,思想可以成為走出這種分裂,回到真實自我的工具。」
「過去你練習專注的方法是把焦點集中在不同的事情上。從現在起,你唯一要做的是專注在自己上,你必須要走過專注的三個階段,直到你與真實自我融合,直到你就是你真實的自我為止。」
「這種如是存在的狀態,無法形容,最多只能以『我是即我是』I am that I am 來解說。但是要注意,只是想自己是什麼,或感覺自己是什麼是不夠的,你必須成為你的真實自我。這就是你練習專注的功課,直到你入門為止。」
從那時候起,我展開了一段漫長的,將自己投入在這兩個課題上,一個是保持沉默,一個是成為真實的自我。
博納︰
「光的課程」有這麼多級次,想必也是要我們如普塔霍特普所說的:「經過耐心的,長時期的訓練,使我們對身體有全面的覺知,並掌握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與器官。使身體成為最佳的載體。」然後,跟他們一樣,也是要我們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但不同的是,我們要做的是清理與轉化,而不是壓抑與控制。
蒂娜︰
在清理與轉化之前,還是一樣地要像滿圖塔所要求的,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必須保持在當下的時刻中,都要能選擇自己的情緒,保持沈著,即時應對,要做到這點,還是要能先覺知並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是因為我們有了清理與轉化的工具與方法,熟練之後,覺知與控制自己情緒所需的時間會逐漸縮短,到最後是瞬息間就能轉化,所以看起來好像沒有覺知與控制這一步,事實上是有的,這是共同的基礎,只是我們直接以清理與轉化來取代壓抑。
博納︰
我的另一個感覺是,走在「光的課程」中,雖然我沒有經歷那種在廟宇中修行的嚴格訓練,但習修到行星的較高級次以後,我自然而然地,比較不受外在現象所影響了。我想這便是長時期地在光中練習覺知與轉化的結果。
蒂娜︰
沒錯,我想這是在光所帶給我們的潛移默化的結果。普塔霍特普說:「有時同一件事,會使某些人爆笑或生氣,另一些人卻無動於衷。這使我們發現,任何意識狀態都是由自己的內在產生的。因此,地球上所發生的一切,是我們自己投射在時間與空間的短暫之夢,我們只需要從中汲取經驗即可。」這一至理銘言,使我對自己以及別人的人生,得以有更多的接納與包容,從而獲得內心的寧靜。
博納︰
然而,他也說:「要具備這種能力,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我們必須隨時警覺自己的思想、意識,分析自己的思想感受,以便瞭解內在自我在什麼層面上。這些不是一兩天的學習便可以做到的。」這使我很感謝Toni在過去三十年的歲月中,為我們傳遞這一套可以在入世的日常生活中長期修持的課程。
蒂娜︰
再長的課程也有告一段落的時候。然而,只要我們未能與真實自我融合,表示我們還沒有畢業。
博納︰
那怎麼辦?
蒂娜︰
你可以尋找其他的法門,有了「光的課程」的基礎,你可以觸類旁通,因此你的學習會很快。但我發現,在「光的課程」這一途徑上,同樣的級次,同樣的教材,每一次重新走過,都會讓我對自己有更多的瞭解,對真理也有更深的領會,我可以感到自己的身體也隨之有更大的轉變。因此,我想重新複習也是一個辦法吧。
博納︰
是的,每次我因帶課而跟著學生一起重新去習修它時,我會發現許多原本沒有看到或理解的地方。現在曉得為什麼有些修行人會終其一生,專修一部經典,一念再念了。
蒂娜︰
它當然有其中的道理。但是要小心,不要變成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喔!在我們這階段,最重要的是,要像她那樣,把目標放在「學習保持沈默」,「成為真實自我」的兩個課題上。
博納︰
對於瞬間轉換情緒的練習,我知道許多治療團體會運用這方式來幫助內在情緒的釋放。但是我發覺這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就我個人的經驗是,結束之後,雖然某些層面是放鬆了,但整個人都癱瘓了。
蒂娜︰
這也正是為何瞬間轉換情緒的練習需要有人帶領,做正確的指導。「光的課程」沒有這種刻意的練習,整個課程是順著我們生命旅程的經歷,引導我們透過清理與淨化,以正確的思想理念去走過某些低谷。
博納︰
是的,在「光的課程」的途徑上,我們的學習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不過,這途徑不像傳統的途徑,既沒有駐世的大師讓我們瞻仰,也沒有嚴格的規矩讓我們遵守,而是要我們獨自去達到不被外在環境與內在情緒所困擾,就覺得缺少了點什麼。
蒂娜︰
我們確實是沒有駐世的大師,但我們有許多像你這樣的傳教士,或者說善知識,提供我們一些知識與經驗。每個人更有內在的導師與天使聖團的上師們的支持,這巨大的團隊,二十四小時等著我們呼喚,他們隨時以較高的能量為我們洗禮,以至高的真理與智慧引導著我們啊。
博納︰
「光的課程」跟普塔霍特普都一樣地教導我們說,我們要能覺知自己有什麼樣的思想感受,然後從中淨化與調整。但是,也有教導說不要去關注那些情緒感受,因為那只是小我的妄作,到底那一個才是對的呢?
蒂娜︰
兩者並不矛盾,我們得先瞭解自己的心意識,隨時審視自己對事情的情緒反應與起心動念,如果發現那是較低自我的妄作,就笑一笑把它放下,不賦予它能量或與它共振。但是,如果發現小我已占上風,你快要被它所淹沒時,便要運用光的能量、祈禱、肯定語等工具來扭轉乾坤了。
博納︰
依瑪對她說:「經由專注,我們把對外的投射收回來,思想者就變成所思之事物本身。」我曾在紅寶石之光時,專注在「治癒」這兩個字上面,但不去主導治癒要怎麼發生,慢慢地,周圍的事物都消失了,就只有「治癒」。
蒂娜︰
這是隨著專注而產生的一種狀態,在「光的課程」中,「治癒」是紅寶石之光的元素,因此你就進入它的元素中,成為這元素本身。
博納︰
上師們不斷地告訴我們,要成為光,我想就是要進入每個光的元素中,並與它合一吧。然而,我們要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呢?
蒂娜︰
這是開悟明心見性的境界,只能由每個人自己去體驗,無法用語言來解說。
「不,父親,當我掙扎地保持沈默時,我同時得與講話的欲望奮鬥。一旦我能掌握沈默,我也能掌握講話。這是因為要保持沈默就不能說話,要說話就不能保持沈默。我發現沈默與講話是一體兩面的東西。」
「沒錯,」普塔霍特普一邊說著,一邊站起來引導我到一面由白色的石頭所砌成的牆壁,「你在這白色的表層上看到什麼呢?」
「什麼都沒有」我說。
「我能在上面畫些什麼呢?」
「任何您想要畫的。」
「因此,」普塔霍特普說:「在這什麼都沒有之中,包含了一切事物。在這種情況下,兩者形成一個完美的合一。在這合一中,只有那些從合一中分裂出來的事物才能被認知。」
「現在,我用綠色的筆在這上面畫一片葉子。這片葉子在我把它畫在石頭上之前,就已經存在著,只是你無法看到它,因為葉子的陰陽兩性仍然在合一的靜止狀態中。它們是完全一樣的,只是葉子的形態還沒有從這萬有的空無中分裂出來。當葉子呈現在牆壁上時,它就從萬有的空無之中分裂出來,因此你可以看到它。」
「一個要記住的重點是:葉子顯現綠色,表示它留在萬有中的是與它相對應的顏色,對它來說是紅色,它是隱含的陰性化身。」
「你之所以能看到你周圍的一切事物,是因為它已從與它相對應的另一半中分裂出來,那一半隱含在看不見的,無形的狀態中。」
「有形世界之所以看得見是因為它從合一中分裂出來,然而那含融一切的虛無與萬有,仍然保持在它的一體兩面之中。也就是說,它已經與我們稱之為上帝的絕對合一中分裂出來。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為它的陰陽兩性已分裂之故。」
「一個東西只有當它分成兩半,一個成為顯像的,反映著它隱藏的另一半時,你才能感知它。現在跟我來。」
普塔霍特普把我帶到另一個房間,那裏有一張大桌子,上面放著一尊小雕像,背後仍然是白色的牆壁。他把兩盞燈放在雕像的背後,一盞在左邊,一盞在右邊,這樣牆壁上呈現出兩個雕像的影子。 普塔霍特普拿起一張透明的紅色片子,放在右邊那盞燈的前方,我很吃驚地看到右邊牆壁上所顯現的影子是紅色的,而左邊是綠色的。
「我的靈魂之父,怎麼會這樣呢?」我很訝異地問道。
「思考一下,你就會知道答案。」普塔霍特普說。我沈默地集中精神思考著。然後我說:「當紅色的光照在牆壁上時,雕像保持紅色,因此呈現在這邊的牆壁上的影子是紅色的。然而,因為雕像擋住了另一盞燈所照出來的光,使得與它對應的綠色則顯示在牆壁上的另一邊。」
「沒錯」普塔霍特普說:「你看到兩種顏色不能單獨存在。同樣地,如果不是想講話,就沒有保持沈默這回事。在這世界上,無論你做什麼樣的事,相對應的另一面就存在無形界裏。當你說話時,說話的另一面--沈默—就保持在無形界裏。當你保持沈默時,說話的那一面就保持在無形界裏。」
「當一座山形成時,與它相應的另一半,必然也會形成一個山谷。沒有山谷就不可能有山,沒有山就不可能有山谷。沒有任何顯像的事物可以呈現出來,除非與它對應的另一半同時也存在於隱藏的無形界中。」
「當陽性的一面呈現在有形世界時,陰性的那一面便隱藏在無形界裏。反過來也是一樣,當陰性的一面呈現時,陽性的那一面便存在於無形界中。兩者在永恆中永遠是相連的。」
「因此,你所看到的分裂,事實上只是一種現象而已,因為當它分裂時,雖然其中的一半從合一中落下來,但永遠不會真正地與它的另一半分開。」
「因此,神聖不可分的合一永遠無所不在;即使看似分裂,它仍持續地在每一處活動著,因為陰與陽之間存在著永恆不滅的勢能,那就是吸引力。無論在有形世界所呈現的是什麼,它陰性與陽性的本質,最終都得回到原本的,神聖的合一狀態。這種狀態我們稱之為上帝。」
「在我們的世界裏,一切受造物,就像一顆樹。陽性的部份有好的果子,陰性的部分有壞的果子。但是兩種果子都屬於同一顆樹,都來自同一個體。同樣地,善與惡都是從同一個體中分裂出來的,因此萬物的本質中,沒有善,沒有惡,只有神性。由於只有經由分裂,才能達到識別與真知,因此,有形世界必須兼具善與惡的兩面。如果不是這樣,就無法被辨識,也無法存在。」
「整個受造的世界,就是一顆善惡真知之樹。但是,造物主本身沒有分裂,沒有落下來的一半,永遠在完整的合一狀態中。受造之物,永遠是一個整體中落下來的另一半,與其相對應的另一半,停留在無形界中。這就是為什麼你永遠無法在受造的世界中找到上帝、造物主,因為上帝沒有相對應的另一半可以辨識。你只能成為造物主本身。」
「聽著,我的孩子,整個宇宙中只有一個永恆的存在,一個上帝,存在於所有生命中。祂充滿整個宇宙。整個宇宙具有生命,因為上帝以祂永恆的生命勢能,使萬物充滿生命活力。因此上帝就像是一顆生命樹,賦予受造的有形世界生命。」
「也就是說,祂將自己的生命注入到這顆善惡真知之樹的根莖中,因此祂也活在這顆樹之中。活在所有受造物中的最深沉處。」
「物質顯像的世界有如一顆死亡之樹。因此,小女兒,你的身體同時也是死亡之樹上的一粒果子,自身沒有生命能量。但是生命之樹活在你的存在中,因為你同時也是上帝那顆生命之樹的一部份。」
「因為你投生到你的身體中,成為有形的存在。你的意識從上帝那兒,從你的真實自我中分裂出來。你從初始神聖的天堂中跌落下來,成為有形體的受造之物。」
「因此,你在地球層面上的一切,只是整個的一半,由善與惡所組成。由於你的意識同時進入你的身體中,你的意識便與你的身體認同。」
「你吃下什麼樣的果子,你就成為什麼。也就說,你汲取什麼樣的思想意識,你就成為什麼樣的存在體。因為你是由你所吸收的事物組合而成的。你的意識象徵性地吃下善惡真知之樹的果子,表示你受到死亡的思想意識所牽制。」
「但是,現在聽著我要講的好消息:你的身體是分裂所產生的結果,它只是由你的真實自我顯現出來的一半。另一半依然在未顯像的世界裏,是你未能覺知的那一部分。只要你能融合這分裂的兩半,你便能回到神聖的合一之中。」
「你無法在身體的層面上體驗這種合一。因為你無法使你那隱藏的另一半顯現出來,也無法使你的身體隱藏起來,要它們在這種狀態結合,只有經由死亡,否則你無法使它合一。」
「然而。你可以在心靈的層面上,體驗與你相應的一半的神聖結合。你可以擴展你的意識,直到你全面喚醒你的潛在意識,直到你的意識能體驗那看不見的,無形的另一半的自我,從而在你的意識中達到神聖的結合。這樣,即使你的身體仍然處在有形的受造世界中,你仍可以運用你的心靈意識,與你的真實自我,即你從中跌落下來的那個自我融合。這樣,你便可以在地球上體驗上帝的本質--成為上帝。」
「這個為融合而奮鬥的動力,存在於所有受造物之內。所有的受造物都在探索著自己的另一半,以便與之再度融合。陽性的形體尋找陰性的形體,反過來也是一樣,陰性的形體尋找陽性的形體。這種陰陽互相尋找的動力,就是形成物質的基本勢能。」
「事實上,如果沒有這種勢能,就不可能有任何物質;因為趨使合一的本能,便是促使陰陽相吸的引力,整個世界就是建立在這種想要與神聖源頭合一的欲望上。這種驅策力本身即是形成顯像世界的力量,大自然運用它,將它注入在身體中,成為性本能的要素。」
「所有的受造物,因受到本能的驅使,不斷地向外探索與它相對應的另一半,但是,它永遠無法在任何受造的世界中,找到這種合一,因為它的另一半不在他自身之外,相反地,它在未顯像的世界中,不曾與自己分開過。」
「以你為例,我的小女兒,你現在所能意識的你,同時也包含了相對應的另一半的你,即使你未能意識到它,它仍然屬於你。但是,你無法從外在去尋找你另外的那一半,譬如你無法在一個男人的身體或血液中找到你的另一半。你只能在你的真實自我中與它融合。當你的意識融合了你自我中的兩半,你便找到回到你永恆自我的路,你便與上帝再次合一。」
「經由這種意識的融合,在物質顯像中的那個你的一切渴望便會停止。因為那個你找到了與自己相對應的另一半,因此,你身體中對性的欲望也會就此停止。你便能在物質世界中體驗神聖狀態的完整,不朽與圓滿。」
「當你向真實的內在自我覺醒的同時,你也存在於所有的受造物之中。你將達到與整個宇宙,與上帝融合的境界。這表示你將再次吃下生命之樹的果。那時你便能從果,回到因的世界,從短暫進入永恆,從受造回到創造。從死亡進入生命。也就是說,你將在永恆的存在中復甦。這就是入門。」
普塔霍特普停止說話。但我從他那深邃的眼睛中,看到那永恆的合一,無盡的喜悅、寧靜與和平從他的眼睛煥發出來進入我的靈魂。從他的眼光,我看到真理的顯現。接受他的祝福後,我便離開。
博納︰
這一篇第一次看時覺得很深奧,看得我頭昏腦漲,但我知道它很清楚地詮釋了上帝、佛的境界、老子的道,因此我一讀再讀,經過一段時間又回頭反覆讀它,終於看出普塔霍特普言中之端倪。
蒂娜︰
是的,這篇的道理只能每個人依自己所能理解的程度,慢慢去體會,我們建議讀者,如果覺得枯燥,就放下它,並不會影響她的靈魂旅程所帶給我們的震撼與領悟。
博納︰
經歷心靈成長之路的女性就能夠明白「你無法在一個男人的身體或血液中找到另一半,你只能在你的真實自我中與它融合……。」本文中對於與內在自我合一的過程真是講很清楚。
蒂娜︰
但是,這種頭腦的理解並不能取代經驗,再往下看,你就會理解為什麼我們對所有人的所有經驗,都不能批判,因為每個人都有許多除了頭腦的理解之外,還需要確實地去體驗的經歷。
博納︰
「你吃下什麼樣的果子,你就成為什麼。也就說,你汲取什麼樣的思想意識,你就成為什麼樣的存在體。因為你是由你所吸收的事物組合而成的。」有如洪亮的鐘聲,提醒我如果不能轉化負面的人事物,就要避開。
蒂娜︰
是的,對那些老是以負面的眼光來看別人的人,我如果不能勸他們從較高的愛來理解別人,就得遠離他們。也因此我很少看電影或電視,除非它們在表達一種較高的意境。
博納︰
普塔霍特普對性本能的解釋,使我對人類性本能的本質,有著比較清楚的瞭解。如果說人類性本能來自大自然的勢能,當我們無力抵擋這股勢能,便會成為性的欲望,達到大自然繁衍的目的。但如果我們瞭解它,是否就能運用這股勢能,來達到內在的合一呢?
蒂娜︰
當你習修光的課程,從第二級次開始,便進入海底輪赤紅色之光的運作。赤紅色之光的能量,會以極為細密的元素,轉化我們因受到生物性較低頻率的影響,所產生的對性本能的扭曲,並運用這股勢能成為一個表達至高形式的存在。然而,愛瑟瑞爾在他的訊息中也告訴我們:「要突破由過去經驗所產生的因果行為模式,達到內在外在都進入和諧的境界,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因此,光的能量的運作,可以幫助我們達到合一,但前題是要有恒心、耐心、信心與毅力讓自己達到平衡與和諧。
博納︰
在頭腦的層面,我可以理解普塔霍特普所詮釋的與真實自我合一的內涵。但他所說的「直到你全面喚醒你的潛在意識,直到你的意識能體驗那看不見的,無形的另一半的自我,從而在你的意識中達到神聖的結合。」令我困惑,我們怎麼辨識那些是來自潛意識的無形的另一半自我呢?
蒂娜︰
這種認知是一種如人飲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言語道斷的境界。當一個人成就了自性的圓滿,達到明心見性的時候,便自然能了悟。這是自古以來許多人放下一切,不惜一切在追求的開悟的境界。
博納︰
普塔霍特普說:「有形世界必須兼具善與惡的兩面。如果不是這樣,就無法被辨識,也無法存在。」這種說法讓人感到沮喪,但又無法否認它是個事實。
蒂娜︰
在有形世界,善惡兩面兼而有之是一個事實,但不要忘了,對真實自我或靈魂自我來說,有形世界是一個夢的世界,它本身就不真實。所以作者在經歷了三千年的夢幻旅程後,門徒問她說:『母親,請告訴我,妳是如何達到這樣的進展?妳生來就如此嗎?』她只回答說:『「我」何曾真正出生過呢?靈魂是完美的,沒有進展這一說。只是受造的個體自我,必須發展到可以呈現完美較高自我的頻率。每個人都必須走過這樣的過程,我也不例外。』
博納︰
那我就不應沮喪,而是要以喜悅來看待自己靈魂旅程中的每一事物了。
「再下來你要學習與練習的是十二個相互對應的特質。這些將是你入門測試的一部份。因此謹慎地聽著:就像保持沈默與講話是一體兩面的東西,另外十一個相對應的特質也是你要學習控制的。」
「從現在起,你將早上在廟宇中,過了中午便回到宮中。你要盡可能地處在人群中,因為在廟宇中要做到這些,比起在宮廷裏要容易許多。在這裏,你生活在與你相同的人之中,都是渴望達到神聖合一的學生,以及已活在與聖神合一的祭司、女祭司們。」
「但是,在世俗生活中,你會受到各式各樣的挑戰與誘惑。你的周圍會有一些人,不僅他們自身是身體的奴隸,他們也試著要影響你。處在這些人群中,墮落的危險性比在廟宇中更大。因此,如果你能在世俗生活中掌握這些特質,你將能通過入門的測試。」
- 保持沈默vs講話
- 接納vs不受影響
- 服從vs掌管
- 謙卑vs自信
- 當機立斷vs慎重
- 接受一切事物vs具有辨識力
- 戰鬥能力vs和平
- 謹慎vs勇氣
- 不執著任何事物vs掌握一切事物
- 不牽絆vs忠誠
- 視死如歸vs重視生命
- 愛vs超然的愛」
「未來的幾千年,地球上那些妄自尊大、及貪婪與墮落的人群,將陷入在越來越痛苦的掙扎中。然而,在那幾千年之中,在神之子從靈性層面的引導下,極權、貪婪、虛榮、嫉妒、復仇、憎恨等動物性的特性,又將逐漸從地球上消失。回到良善的、美好的真理中。」
「就像其他星球那樣,地球也是在較高靈性力量的引導中。這力量經由神之子以適合每一時代的人類的方式展現出來。它將經由一群進展已等同神之子的入門者來實現。」
「他們都是神聖計畫的工作夥伴。與在靈性界的神之子,一起把地球從黑暗、孤立、物質性以及殘暴的勢能中拯救出來。每一個入門者在這計畫中都有一份使命,既然你即將入門,表示你也是這神聖計畫中的一份子。」
「要成為這神聖計畫的工作夥伴,一個人必須具備全面掌握這十二個相互對應的特質的能力。你也是一樣,因此在你的入門測試中,你必須要能通過它們。現在,我逐一解說它」:
1.保持沈默vs講話
「掌握這些特質的意思是,將它們運用在適當的時間與地點上。同樣的特質,展現在正確的時間與地點上,便是神聖的,展現在錯誤的時間與地點上,便是罪惡的。」
「這是因為上帝只創造良善美好與真理。沒有不良的特質或邪惡的勢能,只有錯誤使用這些特質與勢能的人。」
「我們已經討論過在正確的時間與地點保持沈默與說話。在我們應該保持沈默的時候沈默,是神聖完美的。但是,在我們必須說話的時候,保持沈默,譬如我們可能因幾句話便可以挽救一個人時,卻保持沈默就變成邪惡。在錯誤的時間與地點說話,它就變成喋喋不休與閒話。」
2.接納vs不受影響
「如果我們向美麗、良善與真理打開並迎接它,讓上帝的意願經由我們而運作,那麼它是神聖的。但是如果妳迎合某些事物,是因為你無力抵擋外來的誘惑與影響,那麼它就會成為災難。」
3.服從vs掌管
「神聖計畫的工作夥伴的任務是:絕對服從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旨意經由你以及其他人而運作。如果你仔細檢查,你會知道它是否符合你內心深處的信念。如果是上帝的旨意,你就必須服從。相反地,為了恐懼、利益而服從那些要我們做出違反自己信念的人,那是邪惡。」
「掌管的意思是把較高的意志力傳遞給那些無知與懦弱的人,以愛的力量,引導他們走向康樂,但不破壞他們的自由意志。一個沒有愛,自私自利、專制、壓迫別人的領導人,便是邪惡。」
4.謙卑vs自信
「面對神聖本源,我們必須謙卑。我們必須瞭解一切真、善、美的事物都出自造物主,個人是顯現神聖事物的載體,如果其中沒有神性,這載體便只是一個空殼子。要知道你內在的神性遍及整個宇宙,因此對這神性,你要謙卑。但是你不能屈從於地球上較低形式的力量。」
「永遠不能忘記,你不是以你自己的力量在運作。一切力量來自上帝,一切力量透過你的較高自我在你身上顯現。你的真實自我,你內在唯一的永恆實相就是上帝,這就是為什麼自信的意思是對你內在心靈的神性有信心,而不對你那個投射在地球上的幻影有信心。當一個人認為他的能力、他的力量是他自己的,而不是來自上帝時,這種自信便成為狂妄自大。」
5.當機立斷vs慎重
「當機立斷指的是,在各種可能性中,毫不遲疑地做出選擇。機會來時,往往在瞬間便稍縱即逝,遲疑可能使你永遠失去機會。」
「以全神貫注,超越自我的心來做決定的當機立斷是神聖的。但是,以散漫急迫的心所做的決定,便是魔性的。這就是為什麼,你也必須學會細心與謹慎。」
「在你採取行動之前,你必須能控制你的脾氣,以極大的耐性做適當的選擇。但是如果你小心謹慎到了無法做決定的程度,你就變成優柔寡斷。」
6.接受一切事物vs具有辨識力
「學會接受命運所帶給你的一切。你的價值不是以你的外在環境或世俗的榮辱來決定,而是由你所呈現的神性有多少來決定。因此你要能做到不被無知者對你的態度所影響,不為世俗的榮辱所動。學會凡事知足,沉著冷靜地接受命運所帶給你的一切。」
「如果神聖計畫需要你生活在物質匱乏的狀態中,你必需將它視為最好的安排。如果你的心不因外在條件而有所不同,便是神聖的。但是,做為神聖代表人,你必須能保護自己不受誹謗或羞辱。不能把接受一切,變成冷漠或怯懦。」
7.戰鬥能力vs和平
「全力以赴地運用你的真理之劍剷除錯誤,以便讓神性意識顯現在地球上。但不能讓你的勇氣與積極變成愚蠢的爭論。你只能以靈性的武器來護衛,以便將和平帶入地球。
8.謹慎vs勇氣
「在你學習謹慎的同時,你也要知道如何正確地運用這神聖的禮物。謹慎使你自己與別人不致受到危險的傷害。但是如果是因為恐懼或缺乏信心而不敢行動,你的謹慎便成為怯懦。」
「你必須有堅定、不怕危險的勇氣。有向前邁進,面對任何困難,捍衛神聖使命的勇氣。但是不能讓這勇氣把你變成鋌而走險的蠻勇或魯莽。」
9.不執著任何事物vs掌握一切事物
「你的工作可能讓你處在極為富貴的環境中。然而,你必須記住世間的財物,沒有一樣是真正屬於你的,你的資源是上帝依你工作的需要而來的。就像一條運河,水只是經由它提供給需要的人,但水不屬於運河本身。你必須將你所擁有的傳遞出去。水才會源源不斷地經由你而流給需要的人。你不需要擔心要如何生存。你所需要的一切都會提供給你。無論你是多麼地富有,你必須記住,這一切並不真正屬於你。但你也不能因此蔑視物質財產,讓別人來養活你。物質財產也是上帝的顯像創造,尊重物質本身的神聖性,但是要成為它的主人。」
「你必須具備開創使你完成你地球使命所需的物質與財富的能力,也需具有守成的能力,以及掌握它,善用它的智慧。千萬記住,只要你活在地球上,你便需要面對你的財務,你不能沒有資源,更不能輕視它。否則你便會被它們所掌控,失去自由,無法獨立完成你在地球上的任務。但你不能因此而自私自利,貪婪無厭。」
10.不牽絆vs忠誠
「不要讓自己被任何人所牽絆。學會看清每個人的特質,知道他們的特質是神性的、世俗的、還是邪惡的。」
「不要去愛一個特定的人,而是愛那個人的神性,包容世俗中的人,避開邪惡的人。」
「當你的任務需要你離開你最愛的人時,你必需能即時走開。你要記住,那可愛的特質來自上帝本身,而不是來自那個人的軀殼。那個人只是上帝顯現一切的載體。你可以在其他人身上看到這種特質的顯現。如果你能愛每個人之內的神性,你將不會對任何人產生執著。但是,這種不牽絆不能變成對周圍人的冷漠。」
「忠於朋友,愛你的上師及與你一起為神聖計畫而工作的夥伴。但認知你所效忠的是他們內在的神性,這樣你對他們的忠誠不會變成迷信或盲目的崇拜。」
「你必需能夠在群眾面前展現你靈性上的天分與能力,讓它經由你發揮到極致。以你的肢體,你的眼光,你的演說來說服他們與你一起向上提升。但是不能讓這種群眾魅力成為滿足你的虛榮與炫耀自己才華的工具。當群眾為你喝采時,你必須隨時謹記人們的熱情不是因為你的軀殼,而是因為上帝經由你而呈現。如果你瞭解這點,當你被指派的任務是不為人所知的角色時,你便不會為之懊惱。這種時候,你必須掩藏你的才能,默默地從事你的工作。但你不能淪為自卑。你必須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肯定自己做為一個人的尊嚴與價值。」
11.視死如歸vs重視生命
「你必須堅信沒有死亡這件事。當身體不能運作時,你要能拋開它就像你拋開一件破舊的衣服一樣。堅信你是生命之樹的一部份,因此你的生命是不朽的。這樣你便不會因自己的任務具有危險性而退縮。」
「然而,你不能把視死如歸變成不尊重、不愛惜自己的生命。重視生命,因為生命是上帝自身的顯現。你不可以任意將自己放在危險的狀態下。珍惜你的生命及你的身體,活在喜悅中。但是你不能以淫蕩做為你的喜悅與歡樂。」
12.愛vs超然的愛
「最困難的考驗就是嚴酷的愛cruel love,一種超然的愛。」
「你必需完全放下你個人的觀點,你個人的喜好與感覺,學習以沒有分別心去愛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就像上帝愛每一件事,每一個人一樣。」
「就像太陽以它完美的,不分善、惡、美、醜的光芒普照在大地一樣。你必須學會公正,毫無岐視地去愛醜陋就像你愛美麗一樣,愛邪惡就像你愛良善一樣,愛虛偽就像愛真理一樣。」
「至高的愛─聖愛,是完全公平的愛。要知道,美麗如果沒有醜陋便無法存在;良善如果沒有邪惡便無法存在;真理如果沒有虛偽便無法存在。這就是為什麼你必須平等地愛所有事物。美與醜、善與惡,真理與虛假都是我們稱之為上帝的化身。」
「當你能堅持地以絕對平等的愛去照耀萬事萬物時,你便不會讓個人的喜惡來影響你。你將能從全方位的角度來看每一事物,當整體社會的利益與某些個人的利益一樣重要時,你便能為維護整體社會的利益而漠視某些個人的利益。即使是面對自己最親近的人,你也公正無私。這種無私必須建立在宇宙聖愛的基礎上,而不是出自個人的好惡。」
「當你最親近的人,面對極大的危險,如果他們不以正確的態度來面對,你要能做到不以你自身的力量,如以靈力、催眠、魔術力量來幫助他們。」
「寧可讓他們承受物質上或肉體上的痛苦,即使是死亡,也不能讓他們失去他們的靈魂。就像上帝給予人類自由意志,不涉入個人的私事一樣,你也必須讓你親近的人運用他們的自由意志,不以任何方式來迫使他們做違反他們意願的事。」
「當你要幫助別人時,你必須從靈性進展的角度來考量,而不是從世俗或物質的角度來考量。但是,這種神聖的平等必須不能變成冷漠無情,當你能以世間的方式幫助別人時,你不能因冷漠而拒絕。超然的愛,是所有特質中最難的一個,因為你必須放下你個人的感覺,讓他們走在自己的軌道上。」
「只有在你能真正實現這十二個相互對應的特質時,你才能清楚聽到上帝的聲音。即使在你最艱難困苦的時候,你都會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然後,你便不會再犯錯誤,因為你將成為愛本身,你所做的一切即是愛。你將只需要做你自己,煥發你的光芒,整個宇宙便能以你的光,你的愛,你的力量來運作。
你將成為神聖的自我,你的精神與意識,將與上帝本身完全一致。」
「你將從分裂的、有形世界的善惡真知之樹,也就是死亡之樹,返回永恆的合一。」
「你將再次食用生命之樹的果實。你將能把這果實給予走在你後面的人,使所有的人都能回到永恆不朽的生命,回到上帝的國度裏。」
上帝的使者啊!我將永遠不會忘記你的教導。這些教導已銘刻在我的靈魂中,它們已進入我的血液,我的骨髓之中。我發現自從聽了這些教誨之後,我與從前的自己已是判若兩人。但是,我的功課是實現這一切。
博納︰
普塔霍特普說:「在地球進入黑暗時代的期間,展現神聖法則的神之子,將逐漸離開地球,退到未顯像的靈性世界中。然而,他們將持續幫助人類意識進展的工作。」這解釋了為什麼說,當我們進入光的網路與他們共同運作時,天使聖團的上師們確實是透過光的網路協助我們。
蒂娜︰
是的,普塔霍特普還說:「屆時他們將成為人類的潛在意識,經由已成熟,渴望回歸的靈魂來顯現。」這使我瞭解為何上師們總是說:「我們與你們同在」,「我們在你們的內在中」,「我們經由你們的意識而說話」。
博納︰
他還說:「就像其他星球那樣,地球也是在較高靈性力量的引導中。這力量經由神之子以適合每一時代的人類的方式展現出來。它將經由一群進展已等同神之子的入門者來實現。」我們如何辨識誰是神之子的入門者呢?
蒂娜︰
我相信這些人置身在各個行業中,雖然他們不一定就是完美的,他們可能還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你可以從他們的言行舉止中感受他們的靈性已進展到較高的層面。
博納︰
那「十二個相互對應的特質」的學問可大了,我知道它們確實是我們所有人的生命課題。但是,它是那麼地微細,使我常常要面臨許多疑惑,譬如普塔霍特普前一句才說:「當你要幫助別人時,你必須從靈性進展的角度來考量,而不是從世俗或物質的角度來考量。」後一句卻又說:「當你能以世間的方式幫助別人時,不能因冷漠而拒絕。」所以我們面對一個乞丐時,到底要如何反應?
蒂娜︰
這也是我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普塔霍特普說:「超然的愛,是所有特質中最難的一個,因為你必須放下你個人的感覺,讓他們走在自己的軌道上。」在放下個人的感覺與不漠然以待之間,就得從無數的經驗中,不斷地去學習,至今我仍然無法拿捏自如,也尚未能適當掌握呢。
博納︰
第八條,謹慎vs勇氣,普塔霍特普說:「只要你活在地球上,你便需要面對你的財務,你不能沒有資源,更不能輕視它;但你不能因此而自私自利,貪婪無厭。」這也是很大的考驗,因為我們一不小心,就很容易以:「必須具備開創完成地球使命所需的物質與財富」,或以「實現某種理想」為冠冕堂皇的理由,陷入貪婪無厭。
蒂娜︰
我想完善這十二個課題是我們一再投生地球的主要原因,其中拿捏的尺度在於個人的經驗與領悟,我們無法一點一滴地用語言去界定它。但我相信,我們越是能開啟我們的內在之光與智慧,我們便越能快速地完善這些課題。最終我們還是得回到覺知自己內在的起心動念,而不在事情外在的表面現象。這種學習與完善,只有每個人自己去領悟,去實現。因此,我覺得最根本的幫助別人的方式就是向內在的自性之光覺醒。
博納︰
是的,當我第一次看完十二個互相對應的特質時,很自然的想要以自己的思維去辨識當中的差異。但是讀完大祭司的教導之後,才深深的明白如何從較高的視野來看待這一切。這些教導完全指出物質世界運行的最高準則。明白之後,剩下的就是不斷的練習,別無他法!
蒂娜︰
對這十二個相互對應的法則,我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以心去領悟它的含義,在生活的實踐中體驗與學習,不能用腦意識在文字上做思考。
博納︰
這十二個相互對應的法則,確實可以幫助我們以至高的觀點來識別世間的事。 我發現當我專注其中,我的心進入那些特質的時,我突然看到裡面包含了男性的特質與女性的特質。再繼續進入這些特質時,我明白了當中所蘊含的陰陽兩極。這就是所謂的陰陽相生相應的法則啊!以前我以為相互對應的特質可能是表示相反的特質,所以陷入了二元對立的兩難中。但是,當我理解陰陽對應的道理時,才發覺這之中沒有對立,只有平衡,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中道. 難怪這會是入門的測試,真的有他的道理。
蒂娜︰
哇!你能有這樣的領悟,令我讚歎不已。